[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辅助用测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5310.1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孙卓宇;梁一星;李小强;马志芳;卢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E01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5146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辅助 测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辅助用测量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支撑架、轨道轮、定位杆、轨道倾角测量组件、间距检查组件和定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底侧分别安装有轨道轮,所述第一支撑梁的顶侧安装有间距检查组件,所述轨道倾角测量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梁的底侧,通过设置间距检查组件,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沿轨道前进时,如果轨道间距扩大或者缩小时,电极球会偏移与两侧导电拨片的接触,电池和指示灯之间实现通路,能够及时发现轨道的铺设问题,及时的纠正,避免造成安全事故,轨道在铺设时,在转弯需要设置合适的倾角,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轨道辅助用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也可以是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路线,也叫轨迹,物体运动的路线,更多的是指有一定规则的,如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和人造卫星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轨道,行动应遵循的规则、程序或范围:生产已经走上轨道;
轨道在交付使用前,需要通过测量检验,在轨道间距检测时,通过人工测量,测量结果容易产生误差,不能及时发现轨道的间距偏差位置,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列车运行的安全事故,在轨道倾斜位置的角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建立基准面,测量有误差,操作步骤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辅助用测量设备,解决了在轨道间距检测时,通过人工测量,测量结果容易产生误差,不能及时发现轨道的间距偏差位置,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列车运行的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轨道辅助用测量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支撑架、轨道轮、定位杆、轨道倾角测量组件、间距检查组件和定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底侧分别安装有轨道轮,所述轨道轮的前后两侧分别焊装有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侧焊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配合插接在第一支撑梁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的内壁之间固接有定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梁的顶侧安装有间距检查组件,所述轨道倾角测量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梁的底侧;
所述间距检查组件包括电池、指示灯、定位板、导电拨片、收缩弹簧、电极球、限位筒、活动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装在第二支撑梁的顶侧,所述活动杆固接在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套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圆周面顶侧安装有电极球,所述电极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分别估计有导电拨片,所述电池和指示灯并列安装在第一支撑梁的顶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穿设在两所述定位板内部,所述限位筒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指示灯、导电拨片和电极球通过导线连接为串联电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所述导电拨片平行设置在电极球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倾角测量组件包括角度板、定位槽、定位销、摆动杆和水平尺,所述角度板的中心位置通过销钉配合安装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中部顶侧安装有水平尺,所述角度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摆动杆上,所述定位销穿设在定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支撑梁的底侧,所述角度板的水平线与第二支撑梁的底侧面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间距检查组件,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沿轨道前进时,如果轨道间距扩大或者缩小时,电极球会偏移与两侧导电拨片的接触,电池和指示灯之间实现通路,能够及时发现轨道的铺设问题,及时的纠正,避免造成安全事故,轨道在铺设时,在转弯需要设置合适的倾角,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