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津拟甲小球藻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2956.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庆霖;邢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P23/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郭平平 |
地址: | 3004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津 小球藻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第一个已知起源的绿藻TDX16‑DE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TDX16‑DE是由内共生蓝藻(蓝细菌)‑拟甲色球藻TDX16在获得其宿主绿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的DNA后转变而成的,分类命名为天津拟甲小球藻(Chroococcidiorella tianjinensis),2020年8月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AF 2020007T。天津拟甲小球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够在自养、异养和混合营养条件下快速生长并大量合成蛋白质、多糖、脂类和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以及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活性物质、抑菌性物质和抗氧化性物质,因此可用于生产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类胡萝卜素、动物饲料、饵料、生物柴油和生物肥料,以及处理废气和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第一个已知起源的绿藻-天津拟甲小球藻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绿藻是含叶绿素b的真核藻类,种类多,分布广,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和开发价值。目前绿藻主要用于生产食品、保健品、色素、动物饲料和生物柴油,以及废气和废水的处理。
然而,现有绿藻都是从野外环境中分离采集的,其起源和形成过程未知,由此造成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绿藻的遗传背景不清楚,因此很难准确地确定其独特的代谢特性和潜在的优势,并以此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高效开发应用。第二,难以准确地分类和命名,造成生产过程中所用绿藻的名称混乱和错误,进而导致产品,特别是用藻粉加工的食品、保健品、动物饲料和饵料等成分和功能的异质性。
以小球藻为例,自1890年Beijerinck发现第一个小球藻即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以来,有100多种小球藻被分离和命名。然而小球藻的分类和命名被频繁地修订并且仍在调整中。目前的分类体系中,小球藻只有15种。如此一来,我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批准用以生产食品/功能性食品的三种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Chlorellapyrenoidosa(蛋白核小球藻)和Chlorella luteoviridis中,蛋白核小球藻属于无效名称被取消,而Chlorella luteoviridis则不是小球藻被删除[1]。因此用这两种绿藻生产的小球藻产品名不符实。即使是普通小球藻,不同厂家使用的藻种由于来源不同也不完全相同,甚至由于分类错误而完全不同,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差异很大,无法达到统一的标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