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5145.1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史志强;蒋新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B66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弹簧 减震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包括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轿厢本体(1)匹配配置在电梯井(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2)的底部空间中呈水平状态设置有一块承接支撑板(3),所述承接支撑板(3)的上板面上设置有气垫(4),所述承接支撑板(4)的底板面上从左到右均匀布置有四组支撑套筒(5),在每个支撑套筒(5)的筒腔中各对应适配插入有一个支撑压杆(6)且在每个支撑套筒(5)的筒腔内部各对应配置有一个主体缓冲弹簧(7),所述承接支撑板(3)的底板面四角位置处各对应转动铰接一个偏转支撑压臂(9)且偏转支撑压臂(9)的底端对应转动铰接在所述滑移套(10)上,每个滑移套(10)均以导向滑动形式对应套设在水平滑移柱(11)上,每个水平滑移柱(10)的柱体上还对应套装有一个侧边水平缓冲弹簧(12),侧边水平缓冲弹簧(12)水平设置,侧边水平缓冲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滑移套(10)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电梯井(2)的侧壁面上,所述承接支撑板(3)的左右两侧侧板面前端和后端位置上还各对应安装有一个连接挂钩(24),每个连接挂钩(24)对应钩住在与其相对应配置的一个连接挂环(25)上,所述连接挂环(25)对应固定在连动下拉杆(23)的底端,连动下拉杆(23)从钢制支撑盒(14)的底壁面中心位置处贯穿后伸入钢制支撑盒(14)的盒腔内,连动下拉杆(23)的顶端竖直向上对应固定在下拉行走块(15)的底壁面上,所述下拉行走块(15)的左右两侧块体上还分别对应安装有一对行走滑轮(16)且行走滑轮(16)限位配合在行走轨道(17)中,所述连动下拉杆(23)的杆体上还对应套设有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竖直设置,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下拉行走块(15)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钢制支撑盒(14)的盒腔底壁面上,所述滑块(1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还竖直固定有一个同步下移柱(17),所述同步下移柱(17)的左右两侧侧柱壁上还分别对应局部有若干个梯形卡齿(18),若干个梯形卡齿(18)中的两个相邻的梯形卡齿(18)之间对应卡设有一个梯形卡头(19),所述梯形卡头(20)以活动形式适配限位在定位短筒(20)中且在定位短筒(20)的筒腔中还配置有复位顶簧(21),梯形卡头(19)对应固定在复位顶簧(21)的端部且定位短筒(20)对应固定在钢制支撑盒(14)的盒腔侧壁面上,梯形卡齿(18)的梯形倾斜面与梯形卡头(19)的的梯形倾斜面相互贴合抵触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支撑板(3)处在轿厢本体(1)的正下方且承接支撑板(3)的板体截面面积大于轿厢本体(1)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压杆(3)的杆体底端还各对应设置有一个支撑脚(8)且支撑脚(8)对应固定在电梯井(2)的底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移柱(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支撑盒(14)通过固定螺钉竖直向上固定在电梯井(2)的墙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17)呈竖直状态对应固定在钢制支撑盒(14)的盒腔下半部左右两侧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卡齿(18)和所述梯形卡头(19)的截面均设置为直角梯形形状,梯形卡齿(18)的梯形直角面朝上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的使用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电梯发生坠滑时,整个轿厢本体(1)向电梯井(2)的底部坠落。
步骤二,坠落下来的轿厢本体(1)首先接触到气垫(4),利用气垫(4)的缓冲力对冲击力进行一次缓冲减震。
步骤三,承接支撑板(3)受到冲击力后下移,四组支撑套筒(5)向下移动,支撑压杆(6)伸入支撑套筒(5)的深度,主体缓冲弹簧(7)受力压缩,利用主体缓冲弹簧(7)的弹簧缓冲力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减震。
步骤四,承接支撑板(3)受到冲击力后下移,左右两侧的偏转支撑压臂(9)同步发生偏转,滑移套(10)顺着水平滑移柱(11)向外侧移动,侧边水平缓冲弹簧(12)受到滑移套(10)的挤压力后变形,利用侧边水平缓冲弹簧(12)的弹簧缓冲力对冲击力进行三次缓冲减震。
步骤五,承接支撑板(3)下降后,连动下拉杆(23)跟随着承接支撑板(3)同步下移。
步骤六,下移后的连动下拉杆(23)带动下拉行走块(15)同步移动,由于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的存在,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受力压缩缩短,利用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的弹簧缓冲力对冲击力进行四次缓冲减震。
步骤七,在下拉行走块(15)向下移动过程中,梯形卡头(19)会始终卡在梯形卡齿(18)中,致使同步下移柱(17)只能下移而不能逆向上移,反应到侧边竖向缓冲弹簧(22)上的效果就是该弹簧只能被压缩而不能反向回弹,保证了整个设备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1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悬吊摆动技术的龙虾喂食装置
- 下一篇:智能中医药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