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2616.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伟;蒋叶豪;刘翘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昀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4;C09J11/08;C09J4/06;C09J4/02;G02B7/02;G02B7/18;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固化 胶粘剂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用途。所述胶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环氧树脂40‑80份、活性稀释剂1‑10份、核壳结构增韧剂1‑10份、有机玻璃粉1‑5、光引发剂1‑5份和热引发剂1‑5份。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可用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既能快速固化定位,又能保证胶粘剂最终的固化程度,防止未固化的胶粘剂析出污染镜片,且胶粘剂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和抗跌落开裂性能,适合用于光学镜片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手机、相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摄像模组是这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摄像头的像素越来越高,其中高像素可以通过芯片实现,但如果摄像头组装过程中芯片焦点和透镜焦点不一致,就会导致成像效果下降。
传统的光学镜片和基材之间的粘结,采用热固胶固定,点好胶后,把工件移动到烘箱或者烘道中加热固化。在加热过程中,胶水受热粘度变低,在固化之前相当于在镜片和基材间形成一层润滑膜,所以很容易导致镜片和基材之间发生轻微的移位,使产品不良率升高。CN 107976793 A使用了一种环氧AB胶进行固定,这种双组份胶粘剂需要精确配比,并需充分混合,施工后到胶水固化之间的时间长,在这段时间内镜片仍然容易发生移位。胶水两个组份混合后,一次使用不完只能报废,浪费严重。
也有部分制造商采用UV胶固定,这种胶水虽然能快速固化定位,但是渗入到镜片和基材深层缝隙的胶水很难被紫外光照射到,这部分胶水就很难固化,未固化的胶水会存在迁移到镜面上的风险,导致成像模糊。
此外,光学镜片用的固定胶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固化后胶层偏脆,抗冲击性能不足。手机、相机等便携式设备经常存在跌落的情况,并且使用环境一般包括夏季高温环境和冬季寒冷环境。若胶层韧性不足,则容易在外力和冷热冲击的作用下发生开裂,导致镜片的移位,甚至脱落。
因此,研究一种既能快速固化定位,又能深层固化,且具有良好的抗外力冲击和冷热冲击性能的胶粘剂,对于本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热双固化胶粘剂及其用途。该胶粘剂可用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既能快速固化定位,又能保证胶粘剂最终的固化程度,防止未固化的胶粘剂析出污染镜片,且胶粘剂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和抗跌落开裂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热双固化胶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环氧树脂40-80份、活性稀释剂1-10份、核壳结构增韧剂1-10份、有机玻璃粉1-5、光引发剂1-5份和热引发剂1-5份。
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可用紫外光和热双重固化,点胶后用紫外光照射5秒,即可快速固化,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镜片和基材间发生移位;然后加热深层固化,防止紫外光无法照射到的胶水迁移到镜片表面,影响成像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中添加了核壳结构增韧剂和有机玻璃粉,其中,核壳结构增韧剂主要起到吸收和耗散冲击能量的作用,有机玻璃粉主要起到传递冲击能量的作用,通过二者协同配合,有效降低了胶粘剂的固化收缩,提高了胶粘剂固化后的抗冷热冲击和抗外力冲击的能力。若只添加核壳结构增韧剂,虽然也能一定程度提升胶粘剂的韧性,但不足以保证胶粘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和抗跌落开裂性能满足要求;若只添加有机玻璃粉,则起不到增韧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环氧树脂的重量份数为40-80份,例如可以是40份、42份、45份、48份、50份、52份、55份、58份、60份、62份、65份、68份、70份、72份、75份、78份或80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昀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昀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