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0295.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5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松;秦宏友;李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9 | 分类号: | B28B1/29;B28B11/24;B28B3/00;C04B35/48;C04B35/10;C04B35/565;C04B35/584;C04B35/58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在基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并在所述第二流延区设置可拆卸的间隔件,在安装所述间隔件时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进行一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间隔件,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进行二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形成二次流延膜片,在二次流延膜片中,所述第一着色浆料对应所述第一流延区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对应第二流延区,经过排胶、烧结和加工后得到撞色陶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制得的撞色陶瓷相邻颜色之间连接紧密,一体成型,相邻颜色之间界限分明同时还能保持色彩鲜亮,不会串色,使得撞色陶瓷具有更强烈的撞色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撞色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但由于陶瓷本身颜色单一,在用于制备产品(例如移动设备的外壳)时不美观,现有的撞色陶瓷,都是在白色陶瓷背面喷涂彩色油墨或油漆,这种方式不仅不环保同时时间长了也会掉色,另外劣质油墨或油漆在与人体接触时也不安全。
鉴于此,提供一种新的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同一基带上,所述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流延区和所述第二流延区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流延区上设有可拆卸的间隔件,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一流延区一一对应且与所述间隔件相抵接;
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所述第一流延区内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基带上的若干所述间隔件,得到一次流延膜片,所述一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间隔的第一子膜片,所述间隔件对应所述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
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所述基带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二流延区对应,经过二次干燥固化后在一次流延膜片的基础上得到二次流延膜片,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和若干第二子膜片,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
将若干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层叠铺设,经成型、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撞色陶瓷。
优选的,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的固含量与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的固含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拆除所述基带上的若干所述间隔件,之后包括:
对所述第一子膜片朝向所述第二流延区一侧边缘进行平整加工和/或图案加工。
优选的,相邻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和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颜色不同。
优选的,所述流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50-90℃,流延速度0.5-5m/min;
和/或,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的厚度范围为0.01-2mm。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包括以下步骤:
将分散剂和复合粉体加入共沸混合溶剂中进行球磨分散均匀,并静置12-48小时,得到溶液a,其中,所述复合粉体包括1-20wt%着色剂和80-99wt%的陶瓷粉体,所述共沸混合溶剂占所述复合粉体的40-100wt%;
将增塑剂沿溶液a的表面加入,使增塑剂在溶液a的表面形成增塑剂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