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利湿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7713.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7/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利湿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中医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利湿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一种清热利湿方,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方剂:金银花11‑13;白花蛇舌草11‑13;土茯苓8‑10;乌桕叶8‑10。本发明通过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肤病理及表皮丝聚蛋白、兜甲蛋白及表皮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探讨清热利湿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利湿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 作为一种以红斑、丘疹、脱屑、瘙痒和皮肤干燥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过敏性皮肤病,起病于儿童期,常有“Atopic March”的最初表现,包括哮喘、食物过敏和过敏性鼻炎[1]。近年来该病患病率在工业化国家中显著增加[2],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
AD的致病因素复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个体免疫异常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3]。FLG、LOR及IVL是涉及角化包膜形成的关键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FLG的前体为一个约500kDa的磷酸化组氨酸多聚蛋白——丝聚蛋白原(pro-filaggrin),pro-filaggrin合成后被磷酸化储存在角质透明颗粒中,经去磷酸化蛋白水解成约35kDa的单体filaggrin肽,这些有活性的filaggrin肽协助角蛋白丝聚集形成致密的角蛋白纤维束,并在转谷酰胺酶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不能溶解的屏障——角质包膜,阻止水分流失,同时也保护机体不受环境影响。FLG从角蛋白纤维束中解离后能进一步降解成自由氨基酸和吸水性衍生物,这些自由氨基酸和吸水性衍生物的亲水性可通过结合水而维持皮肤的水分,因此FLG表达的减少和缺失与皮肤干燥有关,它能影响角质层的渗透作用,导致角质层含水量下降,同时引起表皮水分丢失量增加[4]。LOR作为表皮角质化包膜的主要成分,在角化期间最初表达于颗粒层,其占角质层总蛋白质量的70-85%[5]。IVL是表皮角化包膜的早期前体蛋白,是其它角化包膜蛋白附着的支架[6]。因此,恢复FLG、LOR和IVL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表皮屏障功能障碍的复原。
目前,临床上对于AD疾病的治疗以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及抗过敏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为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减退等副作用[7-8]。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长期外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且成本过高,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抗过敏药可导致患者头痛、口干、嗜睡,甚至诱发青光眼及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而这些药物不宜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清热利湿方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应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清热利湿方,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方剂:
金银花 11-13;
白花蛇舌草 11-13;
土茯苓 8-10;
乌桕叶 8-10。
一种清热利湿方,由如下重量比的方剂组成:
金银花 12;
白花蛇舌草 12;
土茯苓 9;
乌桕叶 9。
一种清热利湿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银花 12g,白花蛇舌草 12g土茯苓 9g和乌桕叶 9g粉碎后;
(2)放入砂锅用水浸泡;
(3)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煎煮约,然后过滤,取出药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中医院,未经绍兴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7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行传动的单环辊旋轧机构
- 下一篇:基于搜索引擎的多源人物属性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