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6730.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张德军;张婉容;宋谦;杨祥良;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孙杨柳;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抗体 检测 试纸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及其应用,属于病毒抗体检测技术领域。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结合垫、滤血膜、检测线、质控线、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样品垫、金标结合垫、滤血膜、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从左至右依次粘贴在底板上,且样品垫与金标结合垫连接,金标结合垫与滤血膜连接,滤血膜与硝酸纤维素膜连接,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收垫连接;硝酸纤维素膜上从左至右依次分布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本发明中的试纸条采用夹心法,通过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及包被在金标结合垫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的原理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快速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抗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于2020年2月11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
机体首次感染新型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病毒进行免疫防御,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一般1-2周出现IgM抗体,约4周左右产生IgG抗体。猫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使用,为临床提供了血清学的证据,可与核酸检测方法联合使用,从而为新冠病毒的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抗体测定试纸条还可助力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的开发,用于检测接种疫苗后猫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及疫苗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猫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技术存在的检测步骤繁琐、耗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主要依赖实验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及应用。本发明采用夹心法,通过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及包被在金标结合垫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利用免疫层析的原理检测样品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检测方法快速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结合垫、滤血膜、检测线、质控线、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所述样品垫、金标结合垫、滤血膜、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从左至右依次粘贴在底板上,且样品垫与金标结合垫)连接,金标结合垫与滤血膜连接,滤血膜与硝酸纤维素膜连接,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收垫连接;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从左至右依次分布有检测线和质控线;
所述金标结合垫包被有含有Fc标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与胶体金的偶联标记物,所述Fc标签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线包被有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质控线包被有抗鼠IgG-Fc片段抗体二抗,其中Fc片段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金标结合垫包被的与胶体金偶联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和检测线包被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含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所述金标结合垫包被的含有Fc标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与胶体金的偶联物用于与待测样品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特异性结合,所述检测线包被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用于与待测样品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特异性结合;
所述金标结合垫包被的含有Fc标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抗原与胶体金的偶联物用于与质控线包被的抗鼠IgG-Fc片段抗体二抗特异性结合。
优选地,所述抗鼠IgG-Fc片段抗体二抗为兔抗鼠IgG-Fc片段抗体二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聚合分析的方法
- 下一篇: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