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8129.1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肖远龙;龙文祥;何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9/055 | 分类号: | H01G9/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腐蚀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一级发孔腐蚀、二级扩孔腐蚀、后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在氨基磺酸水溶液中进行,所述二级扩孔腐蚀在含有5‑二异丙基氨基戊基胺缓蚀剂的腐蚀液中进行。所述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铝箔表面腐蚀作用低于强碱,可有效保证铝箔厚度,所述5‑二异丙基氨基戊基胺能够提高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抑制腐蚀反应的进行,起到缓蚀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整机小型化的发展,对铝电解电容器的体积小型化和高比容提出了迫切需求。电极箔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材料,对电容器的各种特性起决定性作用。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一般通过电化学腐蚀在其表面生成大量的垂直隧道孔以增大其有效表面积,从而提高电极箔的容量;然后通过化成在腐蚀孔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铝电解电容器的耐压性能由氧化膜的厚度决定,但其容量、抗拉强度和折弯性能则取决于腐蚀技术。
现有超高压腐蚀箔的制备一般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超高压腐蚀过程中预处理使用强碱(例如氢氧化钠)或强酸(例如盐酸、硫酸或硝酸)水溶液进行铝箔表面清洗,但是氢氧化钠对铝箔表面剥蚀强度高,反应剧烈,致使铝箔表面减薄严重,影响铝箔后续腐蚀以及容量等性能,而硫酸存在钝化作用,盐酸易挥发,硝酸毒性较强;另一方面,腐蚀溶液中存在含磷化学物质,磷的存在致使处理过程中会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环境。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用预处理溶液,使用氨基磺酸水溶液代替通用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氨基磺酸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同等的强酸性,且稳定性良好,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和对人体毒性小的特点,能够去除铝箔表面的杂质,同时对铝箔表面的腐蚀作用低于强碱,可保证铝箔厚度以及表面状态的均一性,提升腐蚀箔的容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在扩孔腐蚀用腐蚀液中加入缓蚀剂5-二异丙基氨基戊基胺,解决含磷缓蚀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述5-二异丙基氨基戊基胺中,同时具有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氨基中的N元素含有孤对电子,电负性大,牢固地吸附在金属铝箔表面上,非极性基团二异丙基排列在腐蚀介质中,这样一方面有效地隔离了金属铝箔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阻碍了腐蚀反应产物的扩散,同时还改变了双电层结构,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最终抑制了腐蚀反应的进行,起到缓蚀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用预处理溶液,所述预处理溶液为氨基磺酸水溶液,所述氨基磺酸的含量为1~50wt.%,优选5~50wt.%,更优选5~30wt.%。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添加铜离子。所述氨基磺酸中含有氨基,可增加铜离子在铝箔表面的附着力,更好的活化铝箔表面,有利于后续发孔腐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所述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所述铜离子的含量为1~1000ppm,优选100~1000ppm,更优选100~800ppm,特别优选100~500pp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腐蚀箔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一级发孔腐蚀、二级扩孔腐蚀、后处理,所述预处理在氨基磺酸水溶液中进行,所述氨基磺酸的含量为1~50wt.%,优选5~50wt.%,更优选5~30wt.%。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添加铜离子,所述铜离子的含量为1~1000ppm,优选100~1000ppm,更优选100~800ppm,特别优选100~500pp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处理的温度为40~65℃,所述预处理的时间为30~60s。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级扩孔腐蚀在含有5-二异丙基氨基戊基胺缓蚀剂的腐蚀液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