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植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7653.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易永健;谭志坚;王朝云;汪洪鹰;杨媛茹;曾粮斌;余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H5/00 | 分类号: | D04H5/00;A01G13/02;D06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植物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植物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长纤维原料开松后以牵引铺网的方式制成长纤维网;B)将短纤维原料开松后以气流成网的方式制成短纤维网;C)使所述短纤维网和所述长纤维网重叠形成双层复合纤维网;D)对所述双层复合纤维网进行饱和浸渍、烘干固结处理,得到植物纤维膜。本发明通过复合成膜工艺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长纤维不能上机,秸秆纤维、麻绒等短纤不能使用,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问题;低成本短纤的大量使用,降低了植物纤维农用膜的透气性,增强了保温效果;提高了植物纤维农用膜生产效率和产品制成率,通过秸秆纤维、麻绒等低成本废弃纤维的填充使用,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纤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植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使用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肆虐着大地,给农业生产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求解决之道,研究方向主要有降解塑料地膜。目前已经研究出光降解、生物、光-生物双降解的塑料膜等、植物纤维地膜麻地膜、纸地膜等、高分子聚合物地膜,如聚乳酸膜等,但是这些技术各有缺陷,或是降解不彻底、或是分解成塑料微粒富集带来二次污染、或是抗风雨能力差、或是成本高等等。
其中,麻地膜是利用苎麻的落麻等麻类植物纤维为骨架,通过开松、梳理、成网、浸渍、定型等一系列工艺后制成的膜状无纺型材料。除了具有塑料地膜的一切优点之外,还有可降解、培肥地力等特效。
现有的麻地膜生产技术要求纤维原料不超过5cm,并且需要使用环保浆料固结。纤维太长在气流成网时容易堵塞;但是由于原料纤维中长纤维含量过低,纤维最长也就5cm,铺成的纤网强力低,导致纤网通过浸浆池困难,必须控制纤网传送速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产品制成率也较低。而且秸秆类低成本纤维原料无法使用,导致目前麻地膜成本较高,价格较贵,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另外,苎麻落麻等原料批次不同,纤维质量和长纤维含量不一样,生产出的产品强力、降解周期等质量指标也不一样,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植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植物纤维膜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质量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植物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长纤维原料开松后以牵引铺网的方式制成长纤维网;
B)将短纤维原料开松后以气流成网的方式制成短纤维网;
C)使所述短纤维网和所述长纤维网重叠形成双层复合纤维网;
D)对所述双层复合纤维网进行饱和浸渍、烘干固结处理,得到植物纤维膜。
优选的,所述长纤维原料的长度为大于20cm;
所述短纤维原料中,纤维长度均小于1cm。
优选的,所述长纤维网的单位面积质量为8~15g/m2。
其中,当所述长纤维网的材质为苎麻纤维时,其单位面积质量为8g/m2左右。
当所述长纤维网的材质为黄红麻纤维时,其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左右。
所述双层复合纤维网的单位面积质量为45~80g/m2。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生产设备,包括长纤维成网组件、短纤维成网组件、浸渍机、烘干固结装置;
b)采用长纤维成网组件将长纤维原料开松后以牵引铺网的方式制成长纤维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7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