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063.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文 |
主分类号: | F16D48/00 | 分类号: | F16D48/00;F1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电动 装置 连接 机构 | ||
一种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包括通用连接机构、踏板连杆、定位架、联轴支架,所述通用连接机构由嵌套卡体和钢索拉线组成,所述嵌套卡体包覆安装在踏板连杆上,所述钢索拉线的固定端与定位架连接组合,所述钢索拉线的前端通过开凿的孔径、联轴支架穿越孔径或联轴支架与离合电动装置实现对接与组合。本发明通用性强、降低成本、力矩较小、安装便捷的离合电动装置与原有车辆的离合器操纵终端之间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能够达到减少离合电动装置与离合器控制之间连接组件差异化的目的,使得多种车型都能够统一安装使用该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汽车和场内作业车辆很多都是手动挡的,独立的离合器控制需要熟悉和较高的技巧而带来一些驾驶难度,并且由于离合器踏板具有一定的往复行程和弹性阻尼使得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操作失误多,频繁使用容易劳累。因而,现在市场有为手动挡车辆安装使用的自动离合控制系统,其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是通过采集车辆转速、制动、档位、车速、节气开度等信号并有集成控制电脑、显示器及语音功能等的自动离合控制系统。这一自动离合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驾驶者进行手动挡操作时档杆位移触发控制信号,信号快速传递给执行机构离合电动装置,装置上的驱动电机发生动作以拉杆或液压传递方式带动车辆原有的离合器控制机构进行分离切断发动机动力传递,等控制信号消失时恢复离合器的动力传递。系统安装后实现手动档位操作时不用再单独控制离合器踏板,带来驾驶的舒适性。其中有离合器操作机构CN200720117145.5、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CN201320230210.2、一种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控制方法CN201210108736.1等实施方案。但是,手动挡车辆包含乘用车、商用车和场内作业车辆有高达六百多种不同车型,自动离合控制系统要安装相对应的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离合电动装置是自动离合控制系统的驱动机构,需要采用专车专用的方式,并且车辆还分为液压和拉线两种控制方式。由于无法达到车型之间的通用性,因此带来生产、管理、销售和安装上的繁琐和复杂。同时,对于不同的自动离合控制系统也需要一种通用化的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以降低采购、制造、仓储和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成本低廉、力矩较小、安装便捷的离合电动装置与原有车辆的离合器操纵终端之间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能够达到减少离合电动装置与离合器控制之间连接组件差异化的目的,使得多种车型都能够统一安装使用该连接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离合电动装置连接机构,包括踏板连杆、嵌套卡体、定位架和钢索拉线,所述连接机构由嵌套卡体和钢索拉线组成,所述嵌套卡体包覆安装在踏板连杆上,所述钢索拉线的固定端与定位架连接组合,所述钢索拉线的前端通过开凿的孔径、联轴支架穿越孔径或联轴支架与离合电动装置实现对接与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钢索拉线的前端通过开凿的孔径、联轴支架穿越孔径或联轴支架与离合电动装置实现对接是指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方式是拉线前端通过开凿的孔径与车辆机舱的离合电动装置对接;第二种实现方式是拉线前端通过联轴支架再穿过开凿或车辆制造预留的孔径与机舱中的离合电动装置对接;第三种实现方式是拉线前端通过联轴支架与驾驶室棚内的离合电动装置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轴支架的连接端实现与嵌套卡体的定位架组合的拉线连接,所述联轴支架的限位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定位的带有可调节螺栓机构,而当非通用状况下仅为同款类型车辆生产和使用时能够取消限位端的设计。
进一步地,联轴支架在具有连接端和限位端基础上增加用于固定离合电动装置的延展部,而当非通用状况下仅为同款类型车辆在驾驶室内机件上或其它位置固定时则能够取消延展部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文,未经刘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片接收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扛拉扯具有自修复功能的PVC薄膜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