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共固定双酶催化黄芪甲苷制备环黄芪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17008.2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袁其朋;梁浩;魏斌;程磊雨;高慧玲;石晔;刘旭东;张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18;C12N9/24;C12N9/42;C12P33/20;C12P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固定 催化 黄芪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共固定双酶催化黄芪甲苷制备环黄芪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β-葡萄糖苷酶、磷酸盐缓冲溶液、Fe3O4溶液、氯化铜溶液、木糖苷酶进行反应,得到共固定双酶;
2)用共固定双酶和黄芪甲苷进行催化反应,得到环黄芪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萄糖苷酶的浓度为0.5~2.5mg/mL;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混合液,pH值为7.0~8.0;Fe3O4溶液的浓度为3~8mg/mL;氯化铜溶液的浓度为150~250mM;木糖苷酶的浓度为0.5~2.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萄糖苷酶、磷酸盐缓冲溶液、Fe3O4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木糖苷酶的体积比为4~8:60~180:8~12:8~12:4~8,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0~50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为β-葡萄糖苷酶、部分磷酸盐缓冲溶液、Fe3O4溶液和氯化铜反应,得到磁性纳米粒子固定β-葡萄糖苷酶;
磁性纳米粒子固定β-葡萄糖苷酶与木糖苷酶、剩余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反应,得到共固定双酶;
所述部分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剩余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7~8:9~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为β-葡萄糖苷酶、木糖苷酶、磷酸盐缓冲溶液和Fe3O4溶液反应后再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进行催化反应的共固定双酶为沉淀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反应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36~60h,pH值为7.0~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黄芪甲苷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浓度为1~3mg/mL,共固定双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浓度为50~200μg/m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混合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反应结束后,对得到的产物混合物进行洗脱,所述洗脱用的洗脱剂为氯仿、甲醇和水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0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两种变量火孔气道特征的分火器件
- 下一篇:双模式红外体温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