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8470.4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云;余兵;梁瑞宇;丁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232;G10L2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声 回声 消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采用两个自适应滤波器,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信号为不加去相关处理的原始远端双通道频域信号,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信号为加了去相关处理的远端双通道频域信号,第一自适应滤波器构成一个独立的回声消除系统,只是由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所以路径估计不是很准确;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由于做误差处理时的两个参考信号之间不匹配,所以近端麦克风缺少的部分参考信号由去相关得到的噪声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频域相乘补偿,第二自适应滤波器也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回声消除系统,适用于多通道的立体声回声消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回声消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视频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等免提系统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对语音信号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免提系统的使用者越来越追求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于是这也催生了电话会议系统等领域的立体声回声消除问题的研究。
在会议电话系统中,声学回声的存在轻则会影响双方通话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啸叫,因此,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声学回声消除的方法研究就已经兴起。到目前为止,声学回声消除方法主要还是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用估计的回波路径的特征参数产生一个估计的回波信号,再从接收信号中减去该信号,得到残差信号,然后用残差信号去更新滤波器的特征参数。目前,单通路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在很多实践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对于多通路的回声消除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多久,还有很多理论问题、研究方法、实现手段需要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去完善。
当前多路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普遍还是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与单路回声消除方法的区别和难点在于多路输入信号之间的强相关性使得自适应滤波方法收敛慢、路径解不唯一、失配大等问题,最终导致回声消除的效果降低。为了解决输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人员想了很多对策,比较常见的想法是增加一个预处理方法,利用去相关方法降低多路输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但是,这样虽然提高了回声消除的效果,却或多或少降低了立体声信号的音质,与我们想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的想法相悖。
因此,通过上述的描述,如何实现多路声学回声消除,提高立体声信号的音质,以便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多路声学回声消除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能够在有效地消除回声信号的基础上确保不对立体声的音质造成任何损失,使得近端用户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
步骤(B),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去相关处理,得到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其中去相关处理过程采用心理声学掩蔽噪声模型,即根据输入信号的频谱计算其心理声学掩蔽阈值,根据掩蔽阈值得到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是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与双通道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之和;
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不通过去相关处理的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溺漂浮衣、布料
- 下一篇:植物叶片离体培养表达蛋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