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8470.4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云;余兵;梁瑞宇;丁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232;G10L2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声 回声 消除 方法 | ||
1.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
步骤(B),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去相关处理,得到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其中去相关处理过程采用心理声学掩蔽噪声模型,即根据输入信号的频谱计算其心理声学掩蔽阈值,根据掩蔽阈值得到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是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与双通道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之和;
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不通过去相关处理的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
步骤(D),基于近端麦克风的一个通道,将该近端麦克风通道获取的时域信号与步骤(C)得到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时域输出相减,得到第一时域误差信号,这个第一时域误差信号就是消回声后的近端信号,用该第一时域误差信号再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误差信号,并通过该第一频域误差信号和远端频域信号更新步骤(C)使用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频域系数;
步骤(E),步骤(B)得到的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
步骤(F),将步骤(B)得到的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进行傅里叶变换,再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然后通过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噪声卷积量;
步骤(G),将步骤(F)得到的时域噪声卷积量与步骤(D)所述基于近端麦克风的一个通道的时域信号相加,得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近端时域信号;
步骤(H),将步骤(G)得到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近端时域信号与步骤(E)得到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相减,得到第二时域误差信号,即消回声后送到远端的信号,用该第二时域误差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频域误差信号,并通过该第二频域误差信号和远端频域信号更新步骤(E)使用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频域系数;
步骤(I),步骤(A)~步骤(H),进行基于近端麦克风的另一个通道的回声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是对双通道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分段并做傅里叶变换,其中任一个通道的参考信号做分段傅里叶变换的运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
其中,F是指M阶傅立叶变换矩阵,n是迭代序号,L是每次迭代时新添加的输入信号的长度,p是段序号,N/P是段的个数,P是每段的系数个数,M是滤波器的阶数,Xp(n)为一个通道的频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不通过去相关处理的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具体过程为,
分别对各段数据做频域滤波,累加后做逆傅里叶变换,并只取后L点为有效的线性卷积结果,得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其变换过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且
wp(n)是段数为p处的该段的自适应滤波器时域系数,长度为P;Wp(n)是段数为p处的自适应滤波器时域系数wp(n)后面补(M-P)个零,然后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段数为p处的自适应滤波器频域系数,长度为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溺漂浮衣、布料
- 下一篇:植物叶片离体培养表达蛋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