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7420.4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方园;田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H04N7/18;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7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慧 城市 公共 交通安全 实时 监测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公交行驶路线导航模块、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模块、乘客携带物品识别统计模块、中央服务器、预警模块、乘客个人信息数据库和语音播报终端,本发明通过公交行驶路线导航模块获取公交行驶过程中的路况信息,并通过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模块识别有违法犯罪前科以及在逃犯罪人员的乘客,对其进行锁定并跟踪监控危险动作,再结合乘客携带物品识别统计模块对乘客上下车携带的个人物品进行对比核对,既实现了对城市公共交通路况安全的有效监测,又实现了对乘客安全的有效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大大减少了城市公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和物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交交通管理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城市公交安全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现有的公交安全管理,大多都是从交通道路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车辆因素和驾驶员的身体因素进行考虑,没有考虑到危险乘客对公交的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乘坐公交的人多种多样,当在逃犯罪人员或有违法犯罪前科等危险分子乘坐公交时,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预警,可能会对其他乘客的安全造成危害。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上车的乘客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其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连接到公安系统,识别有违法犯罪前科以及在逃犯罪人员的乘客,对其进行锁定并跟踪监控是否出现危险动作,对出现危险动作的乘客进行预警,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公交行驶路线导航模块、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模块、乘客携带物品识别统计模块、中央服务器、预警模块、乘客个人信息数据库和语音播报终端,所述人脸识别危险人员模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乘客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连接到公安系统,识别有违法犯罪前科以及在逃犯罪人员的乘客,对其进行锁定并跟踪监控危险动作;
所述公交行驶路线导航模块,包括导航仪,其安装在公交车驾驶区域,用于获取公交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最佳行驶路线,并获取整个行驶路线上的交通堵塞情况,发送至语音播报终端;
所述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对比识别单元和视频跟踪监控单元,其中各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图像处理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连接,图像对比识别单元与图像处理单元连接,视频跟踪监控单元与图像对比识别单元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立体摄像仪,用于采集上车乘客的身体全方位立体图像和下车乘客的身体全方位立体图像,并将采集到的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的身体全方位立体图像发送至乘客携带物品识别统计模块,同时将上车乘客的身体全方位立体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单元;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上车乘客身体全方位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将乘客身体全方位图像分割为头部、躯体和四肢局部图像,并对划分的乘客头部图像进行乘客轮廓提取,以提取图像中乘客脸部子图像,对提取的乘客脸部子图像进行灰度归一化处理,为后期特征提取以及分类识别提供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