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基体的方法及油底壳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807.1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竺成东;张春燕;张朝霞;竺漪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信达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潘佳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发动 机油 基体 方法 油底壳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基体的方法及油底壳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底部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外壳体的端部设有高台面,所述高台面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一体成型连接于外壳体的侧面,所述外壳体内部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表面设有楔形面,通过在外壳体内部设置倾斜面和圆弧倒角,结合侧面的楔形加强板结构,利于脱模,保证制造效率,同时通过设置高于连接平台的高台面,可以分体铣削加工,分离密封面和安装面,避免相互干涉影响,利于加工和安装固定,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加工的便利性,保证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底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基体的方法及油底壳基。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使用非常普遍,而对于汽车发动机结构中,油底壳的要求比较高,在生产制造是需要进行铸造和精加工处理。
但是现有的油底壳结构中,由于精度和强度要求高,需要一体成型多个加强筋结构,这样就会造成不易脱模,影响铸造效率,并且还容易和模具粘连,同时现有的油底壳结构,多是直接在表面进行钻孔安装,这样对连接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不然容易造成泄漏,不利于加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基体的方法及油底壳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基体的方法及油底壳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底部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外壳体的端部设有高台面,所述高台面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一体成型连接于外壳体的侧面,所述外壳体内部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表面设有楔形面。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设计要求,将外模具和内模具进行合模安装,形成铸造模具;
S2、将熔融原料从浇筑口注入铸造模具内,冷却定型;
S3、将冷却模具打开,脱模出料,形成外壳体坯料;
S4、对外壳体坯料进行冲洗,烘干后形成处理坯料;
S5、对处理坯料进行打磨处理,去除飞边毛刺,得到打磨坯料;
S6、将坯料置于铣床上装卡定位,对高台面进行铣削到设计高度,对连接平台进行铣削,平面度为±0.15;
S7、在连接平台上进行钻孔,形成安装孔位;
S8、对外壳体开口安装封板进行封闭,进行充气保压检测,持续20分钟至25分钟,压力变化不大于8%,即可完成泄漏检测;
S9对检测完成的外壳体进行防锈处理,包装入库,即可完成制造。
优选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十度至十二度,所述圆弧倒角为R5至R8。
优选的,所述连接平台的高度不高于高台面的平面高度,且高度差为12±0.20mm。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有十个,且等间距对称分布于外壳体的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为一体铸造成型于外壳体的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S6步骤还包括对加强板两侧面的楔形面进行铣削加工。
优选的,所述S8步骤的充气保压的压力为12MPa至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信达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信达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的壳体成型方法
- 下一篇: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