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转子涡轮增压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7291.0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陈芳;郑懿铭;卫将军;庄远;钱立军;李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F04D29/28;F02B39/04;F01D25/00;F16H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涡轮 增压 | ||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转子涡轮增压器,包括压气机蜗壳,所述的压气机蜗壳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主驱动轴,所述的主驱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中,并且主驱动轴与外界的动力可传动的连接;压气机叶轮,所述的压气机叶轮固定设置在主驱动轴的端部上,并且位于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前部;扩压器轮盘,所述的扩压器轮盘可转动的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中部,扩压器轮盘面向压气机叶轮的端面上呈阵列的布置有多个扩压器叶片;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的减速传动组件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后部,并可将主驱动轴的动力传递至扩压器轮盘,进而带动扩压器轮盘旋转;压气机挡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转子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离心式压气机有体积小、单级增压比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动力系统。离心压气机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器通道中使气体的减速增压,再经过蜗壳的收集,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随着近年来内燃机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气系统提供更高的进气压力,进一步提高离心压气机压比。现有两级涡轮增压器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进气压力,但是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需要占用较大的布置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提供一种新型串列双转速离心式增压器,在原离心式增压器基础上,通过行星齿轮带动原叶轮后的扩压器处的轮盘转动,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压缩,在对材料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涡轮增压器压比,且占用空间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转子涡轮增压器,包括
压气机蜗壳,所述的压气机蜗壳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主驱动轴,所述的主驱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中,并且主驱动轴与外界的动力可传动的连接;
压气机叶轮,所述的压气机叶轮固定设置在主驱动轴的端部上,并且位于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前部;
扩压器轮盘,所述的扩压器轮盘可转动的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中部,扩压器轮盘面向压气机叶轮的端面上呈阵列的布置有多个扩压器叶片;
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的减速传动组件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后部,并可将主驱动轴的动力传递至扩压器轮盘,进而带动扩压器轮盘旋转;
压气机挡板,所述的压气机挡板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中部,将太阳轮与减速传动组件和扩压器轮盘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速传动组件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支架和内圈,所述的行星轮支架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内,所述的太阳轮设置在主驱动轴上,所述的行星轮设置有三个,呈阵列的布置在太阳轮的周围,并且与太阳轮啮合,所述的内圈可转动的设置在压气机蜗壳的内腔后,内圈的内侧面设置与行星轮啮合的齿,并且内圈与扩压器轮盘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扩压器轮盘为环形结构,所述的扩压器叶片为弧形的条状结构。
有益效果:
增设了扩压器轮盘,对进入到压气机蜗壳内的空气第二次压缩,提高了离心压气机压比,设置的压气机叶轮小于扩压器轮盘直径,在同样转速的情况下,扩压器轮盘容易损坏,设置的减速传动组件可以有效降低扩压器轮盘的转速,降低了对扩压器轮盘的要求,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扩压器轮盘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