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8004.X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斌;姜蔚阳;黄乐飞;张安;朱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丽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聚酰亚胺前驱体、致孔剂和溶剂,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包括二胺和二酐,所述二胺与二酐的摩尔比为1:1,所述二胺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2:3),致孔剂和二酐的摩尔比为(1:1)~(3:1)。本发明通过致孔剂为聚酰亚胺引入纳米微孔打下基础,在后续处理中除去致孔剂,获得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电池隔膜,不仅保留了聚酰亚胺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还能够通过控制工艺参数、致孔剂的粒径和数量来控制微孔的结构和尺寸,改变隔膜的孔隙率和透气率,且在热收缩率、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方面,较常规产品更优,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膜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隔膜为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一层隔膜材料,在电池中至关重要,对电池安全性和成本有着直接影响,聚酰亚胺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突出的力学性能,其长期使用温度可达300℃,是现今综合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与聚烯烃隔膜相比,聚酰亚胺因具有极性基团而具有良好的锂离子电解液亲和性,因此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隔膜材料。现有的聚酰亚胺隔膜制备方法多为静电纺丝法,这种方法工艺复杂,产量低,对纺丝溶液和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比较苛刻,很难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中。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聚酰亚胺前驱体、致孔剂和溶剂,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包括二胺和二酐,所述二胺与二酐的摩尔比为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联苯四甲酸酐、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二苯醚四酸二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所述二胺为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二氨基二苯甲烷、间苯二胺、邻甲苯二胺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胺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2:3),致孔剂和二酐的摩尔比为(1:1)~(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致孔剂为聚环氧乙烷、聚己内酯、聚乳酸、聚氧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聚环氧丙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选致孔剂均为高分子聚合物,与聚酰亚胺前驱体间的相容性较好,更利于致孔剂在聚酰亚胺前驱体的均一分散,为后续电池隔膜的孔隙的均匀分布奠定基础,可对致孔剂的粒径和数量进行选择,用以控制隔膜中微孔的结构和尺寸;且所选致孔剂均具有的可降解特性,便于后续在电池隔膜的制备中进行热分解,发挥致孔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选溶剂的极性较高,反应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对较高,且所选溶剂的黏度较小,避免影响反应物在溶剂中的扩散速度,与所设定的工艺参数协同,促进反应时间的缩短,利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酰亚胺前驱体;
2)反应;
3)干燥;
4)拉伸;
5)热亚胺化;
6)热定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酰亚胺前驱体:取二胺溶于溶剂,加入二酐,反应得到聚酰亚胺前驱体,制得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