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7950.6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奥唐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 | 分类号: | F16F15/12;F16F15/127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00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弹性 减震器 | ||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即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它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外凸立板筋与内凸立板筋间隔插接,内圈、外圈、外凸立板筋及内凸立板筋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和橡胶块,外凸立板筋与气阻器的活塞杆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两侧的压板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本发明使用气阻结构做为过载时峰值负荷的过滤和保护,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即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由其适用于冲击载荷很大的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传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动力传动上用的减震器主要有两种,包括弹簧减震器和橡胶减震器,这些减震器主要是用在传动过程中负载有较大冲击的场合,它能够吸收负载产生的冲击载荷,滤掉冲击载荷中的峰值载荷部分。保护主要传动部件和原动机不受到冲击载荷的伤害,因此,这类减震器在实践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大量使用在减速机传动系统,柴油机动力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等。这些减震器的减震作用主要是靠其中的弹性元件完成的,这些弹性元件主要材料为聚氨酯、橡胶、尼龙、弹簧等,受这些材料本身的强度和弹性元件的结构所限,对于大功率、冲击载荷很大的机组,这些减震器往往使用寿命很短,甚至不能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无法满足使用工况的需求。以往柴油机动力系统和变速箱的连接使用直连或者用弹簧减震器连接,用于冲击载荷较大,弹簧经常损坏,加大弹簧又会造成刚度过大,缓冲性能不足,损坏其他传动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橡胶气阻复合使用的高弹性、大扭矩、长寿命、含负载保护的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入侧带有减震器连接法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输出侧带有减震器输出轴;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沿圆周有多个间隔向内辐射的内凸立板筋,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同样设计成多个间隔向外辐射的外凸立板筋,外凸立板筋与内凸立板筋间隔插接,在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减震器输出轴外圈、外凸立板筋及内凸立板筋围成的空间内放入气阻器和橡胶块,外凸立板筋与气阻器的活塞杆外露端碰触连接;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两侧的压板通过螺栓把合到减震器连接法兰的端面和减震器输出轴侧端面上。
上述方案中:
所述的气阻器包括气阻器壳体,气阻器壳体内有一个以上活塞腔,活塞腔内有顺次连接的活塞杆、弹簧、螺塞,螺塞上加工有通气孔。减震器输出轴转动,作用活塞杆使其位移,压缩气阻器壳体腔内的空气,形成背压。空气通过背压腔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冲击能量的释放。能量释放完成后,通过弹簧使活塞杆复位。
所述的一个以上活塞腔是气阻器壳体内左右两端各加工两个活塞腔。
所述的多个间隔是四等分。
通过螺栓将气阻器固定到减震器连接法兰内圈内。
本发明主要是应用到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主传动系统中。由于柴油机动力系统一般工况恶劣,冲击载荷很大,并且使用寿命要求很高,所以现有的减震器均无法满足工况的要求。本发明具有高弹性、大扭矩、长寿命、含负载保护的的特点。还可以在其他动力系统上做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使用橡胶块作为柴油机动力系统的减震,使用气阻结构做为过载时峰值负荷的过滤和保护,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2、可以广泛代替现有的弹簧减震器,橡胶减震器,大大提高柴油机动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抗冲击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经济效益。3、气阻器壳体内有左右两端各加工两个活塞腔,两套“气阻器”,在冲击载荷作用时,受力平衡性好,运行更平稳,提高减震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奥唐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通化奥唐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