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3564.X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淼;孙波;王志军;汪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207 | 分类号: | G01N23/207;G01N23/20008;G01N23/200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质 结晶 晶体 原位 衍射 数据 采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其为坐滴上样板或组装的悬滴上样板和树脂结晶板,该坐滴上样板包括集成在一个板上的点样孔和池液孔,悬滴上样板包括点样孔,树脂结晶板包括池液孔,至少一个点样孔和一个池液孔组成一个结晶室,每个结晶室留有共通空间以使得点样孔和池液孔中的液体进行气相相互扩散使点样孔中的蛋白质结晶。根据本发明的采集方法,其利用低X光背景散射薄膜来密封坐滴上样板或悬滴上样板,在点样孔和池液孔中分别加入结晶液和母液以进行蛋白质结晶,利用测角仪进行原位的衍射数据采集。本发明的用于原位衍射数据采集,同时其还具备蛋白结晶条件筛选和不同种类蛋白晶体同时上样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技术的发展,如何高效而方便地开展蛋白质晶体衍射实验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只能产生微小晶体的一些小分子蛋白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晶体是很难、甚至无法捞取的,只能采用原位数据采集方式,该方法可以使晶体在其生长环境中进行衍射数据的连续收集,蛋白质生长在固定区域,可以通过扫描的方式收集数据,省去了转移样品的过程,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晶体质量的影响。随着高亮度微聚焦光束线技术的发展和快速探测器等设备的应用,使得晶体学的研究者利用微聚焦同步辐射光束线站或者自由电子激光飞秒串行晶体学光束线站解析微小晶体结构成为可能。
现今原位衍射数据采集主要通过基于固定靶的方式来实现,将晶体原位生长在低背景散射的芯片或者薄膜上,利用电机将晶体样品移动至光路。基于固定靶的原位衍射装置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一是现有原位板与常规尼龙上样环相比尺寸过大,在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加入或改变其它的电机等硬件系统来配合。二是现有原位板不能像常规尼龙上样环一样进行基于测角仪旋转的快速对中即将晶体快速转移到光路上,需要直接改变电机参数来移动原位板,增加了操作复杂性且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原位衍射数据采集存在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其为坐滴上样板,该坐滴上样板包括集成在一个板上的坐滴上样板点样孔和坐滴上样板池液孔,至少一个坐滴上样板点样孔和一个坐滴上样板池液孔组成一个结晶室,每个结晶室留有坐滴上样板共通空间以使得坐滴上样板点样孔和坐滴上样板池液孔中的液体进行气相相互扩散使坐滴上样板点样孔中的蛋白质结晶。
优选地,坐滴上样板还包括侧向伸出的坐滴上样板底柱,坐滴上样板底柱的底部中心点与坐滴上样板点样孔的底部中心点在坐滴上样板中心线上。
优选地,坐滴上样板点样孔的底面任何一点的位置与坐滴上样板中心线的距离不超过1mm。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的采集方法,其利用低X光背景散射薄膜来密封坐滴上样板,在坐滴上样板点样孔和坐滴上样板池液孔中分别加入结晶液和母液以进行蛋白质结晶,利用测角仪进行原位的衍射数据采集。
优选地,该低X光背景散射薄膜为聚亚酰胺薄膜、迈拉膜、或COC膜。
根据本发明的蛋白质结晶及晶体原位衍射数据采集装置,其包括组装的悬滴上样板和树脂结晶板,该悬滴上样板包括至少一个悬滴上样板点样孔,树脂结晶板包括至少一个结晶板池液孔,至少一个悬滴上样板点样孔与一个结晶板池液孔组成一个结晶室,在结晶室的密闭空间进行气相相互扩散使悬滴上样板点样孔中的蛋白质结晶。
优选地,悬滴上样板还包括侧向伸出的悬滴上样板底柱,悬滴上样板底柱的底部中心点与悬滴上样板大点样孔的底部中心点在悬滴上样板中心线上。
优选地,悬滴上样板点样孔包括集成在一个板上的悬滴上样板大点样孔和悬滴上样板小点样孔,悬滴上样板大点样孔和悬滴上样板小点样孔的底面任何一点的位置与悬滴上样板中心线的距离不超过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半金属化孔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葫芦钵制作用葫芦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