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的工程竹的材料自动分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1689.9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汤翠华;窦敏;李忠;周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34;B07C5/342;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力学性能 工程 材料 自动 分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的工程竹的材料自动分选系统,包括输送模块、导正机构、初级筛分模块、检测机构、分类模块和统计模块,本发明通过初级筛分模块能够在竹条进行缺陷和颜色检测之前,来对竹条进行初步的筛分,以此来剔除竹条内存在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不合规格的竹条,进而保证竹条在实际检测分选之前,竹条的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均符合检测标准,防止出现检测不到位或检测超出范围的现象,进而保证后续竹条在分选时不会因竹条自身的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而降低其实际检测和分选的效果,保证了竹条能够被精准的检测,以及后续分选,提高了竹条通过机器检测和分选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竹分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的工程竹的材料自动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竹制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为今天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工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同时竹产业因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日渐被人们所重视,而竹制品应用在建筑领域中,通常需要保证竹制品的力学性能,而工程竹的力学性能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紧密相关,因此工程竹在投入使用实现需对其进行分选,以保证竹制品的质量和后续使用的力学性能;
但是现在的分选一般通过人工手动挑选,以此不仅导致人工分选的劳动强度大,同时分选的效果无法保证,且现有的机器分选多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分选,而传感器在分选时,由于竹制品中存在有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不合规格的竹条,进而导致传感器在检测时,会导致竹条不在检测区域内或者超出检测区域,进而降低了现有分选机器的分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的工程竹的材料自动分选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在的分选一般通过人工手动挑选,以此不仅导致人工分选的劳动强度大,同时分选的效果无法保证,且现有的机器分选多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分选,而传感器在分选时,由于竹制品中存在有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不合规格的竹条,进而导致传感器在检测时,会导致竹条不在检测区域内或者超出检测区域,进而降低了现有分选机器的分选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目标力学性能的工程竹的材料自动分选系统,包括输送模块、导正机构、初级筛分模块、检测机构、分类模块和统计模块;
所述输送模块,用于将分选的工程竹分片进行稳定输送,所述导正机构,保证分选的工程竹分片在进行检测之前具备更高的位置精度,所述初级筛分模块,能在检测分拣之前初步剔除竹分片内部不合规格的竹条,所述检测机构,用以对竹分片进行检测,以方便后续剔除不合格的竹分片,所述分类模块,将挑拣出的竹分片进行分类,方便后续的回收,所述统计模块,用以对竹分片的分选结果进行统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模块,由机架、电机和输送带组成,主要利用电机来带动输送带转动的方式将待分选的竹条进行输送;
所述导正机构,由导正滚轮、支撑筒、活动杆和支撑弹簧组成,导正机构整体安装于输送带的上方,活动杆与支撑弹簧连接,支撑弹簧端部与导正滚轮相连,活动杆与支撑弹簧均安装于支撑筒的内侧,支撑筒设置有多个,且均匀等距安装于机架的内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初级筛分模块的筛分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扫描拍照;
S2、图片信息处理;
S3、标记定位;
S4、分拣剔除;
所述S1中,竹条在输送模块上进行输送时,通过三台工业相机来对竹条进行拍照,以获取竹条不同视角的外观信息;
所述S2中,通过主控器来对工业相机拍摄的信息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并将识别处理后的信息与主控器内部的预定信息值进行对比,以此来识别和判断竹条的长度、宽度、厚度和弯曲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