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1963.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乔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河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倪鑫萍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沟 清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沟渠本体,沟渠本体竖直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沟渠本体内安装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清淤斜板,清淤斜板垂直于沟渠本体的内侧壁,清淤斜板的上侧边处转动安装有上滚轮轴,下侧边处转动安装有下滚轮轴,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均垂直于内侧壁,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的两端处安装有滚动轮,上滚轮轴的滚动轮嵌设在上导向槽内并沿着上导向槽移动,下滚轮轴的滚动轮嵌设在下导向槽内并沿着下导向槽移动,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导向槽与下导向槽之间的距离;在清淤斜板上连接有铲刀,铲刀沿着清淤斜板的下侧边设置。本申请具有能够使人们方便的清洁排水沟淤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沟渠清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地、市政道路以及农田附近通常需要建设排水沟,其能够有效的排放城市污水,同时也能够缓解暴雨天气出现的排水不通畅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内涝发生的概率。传统的排水沟结构为砖砌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淤泥容易附着在排水沟的内侧壁上,影响排水沟的排水效率。在清理时,粘附在排水口内侧壁上的淤泥并不容易被铲下,通过人工手动铲下,则费时费力,大大提高了清洁的成本。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清洁排水沟淤泥的时候,存在着清洁费时费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能便于人们清洁排水沟淤泥,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沟清淤结构,包括沟渠本体,所述的沟渠本体的横截面呈方形,在沟渠本体竖直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上导向槽沿着内侧壁的上侧边设置,下导向槽沿着内侧壁的下侧边设置;沟渠本体内安装有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清淤斜板,清淤斜板垂直于沟渠本体的内侧壁,清淤斜板的上侧边处转动安装有上滚轮轴,下侧边处转动安装有下滚轮轴,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均垂直于内侧壁,且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的两端处均安装有滚动轮,上滚轮轴的滚动轮嵌设在上导向槽内并沿着上导向槽移动,下滚轮轴的滚动轮嵌设在下导向槽内并沿着下导向槽移动,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导向槽与下导向槽之间的距离;在清淤斜板上连接有铲刀,铲刀沿着清淤斜板的下侧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沟渠本体内预留出上导向槽和上导向槽,在将清淤装置安装在沟渠本体内时,通过将清淤斜板上下两端处的滚轮分别嵌设在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内后,即可限制住清淤斜板的位置。在使用时拉动清淤斜板,使清淤斜板下侧边上的铲刀能够刮除积累在沟渠本体内的淤泥,在清淤斜板从沟渠本体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后,之后向沟渠本体内冲水即可将淤泥刷洗干净,能够使人们方便的清洁排水沟淤泥。
优选的,所述的清淤斜板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分别位于清淤斜板的上侧和下侧,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传送辊,传送辊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沟渠本体的内侧壁,两个传送辊上套设有传送带,传送带远离沟渠本体底面的侧面与清淤斜板的顶面共面,高度低的传送辊上安装有传送齿轮,下滚轮轴上安装有与传送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清淤斜板的上侧边处安装有收集盒,收集盒的顶面为开口,且收集盒开口的一边沿着清淤斜板的顶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淤斜板上安装有传送带,当铲刀将淤泥铲下后,淤泥会堆积在铲刀上,当淤泥堆积的量增多,直至与传送带位置相邻时,因为下滚轮轴转动的时候能够驱动传送辊转动,从而使传送带上表面朝向清淤斜板上侧的一侧运输,进而将淤泥输送至清淤斜板上侧边处的收集盒内,对淤泥进行初步的收集,不易出现淤泥堆积过多导致难以移动清淤斜板的现象。在使用清淤斜板的时候更为容易和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河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江河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