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19124.0 申请日: 2020-07-23
公开(公告)号: CN111903412B 公开(公告)日: 2022-02-22
发明(设计)人: 张金莲;李冬萍;刘金华;钟泽橙;汪茜;宋娟;张师音;李栋;程通;胡柳;罗文新;陈廷速;夏宁邵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31/00;A01G24/10;A01G24/13;A01G24/25;A01G24/23;A01G24/20;A01C1/00;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代理人: 滕艺琼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柑橘 砧木 枳壳 菌根 种苗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的方法,操作步骤为(1)枳壳种子脱毒处理;(2)枳壳种子播种:按照10粒枳壳种子接种100~300个孢子的用量,先在播种基质上撒黄雷德克囊霉FS‑1‑106菌剂,然后覆盖基质,将步骤(1)中脱毒处理后所得枳壳种子在基质中播种,之后盖河沙,播种萌芽后具有8~10片叶,株高10~15厘米的枳壳即为菌根种苗。本发明将柑橘砧木枳壳种子萌芽、菌根化育苗和移栽技术相结合,建立一套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的繁育技术体系,为柑橘菌根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它植物的菌根化育苗,快速繁殖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菌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柑橘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和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的病原菌为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通过木虱传播。感染黄龙病植株出现叶黄、凋落、根部腐烂等病症,果实畸形,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性难题,已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发展。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90%以上的陆生植物根系能与其建立共生关系。AM真菌能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土壤矿质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和利用,改善土壤生态,提高土壤的pH值,调节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宿主植物对贫瘠、干旱、病虫害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柑橘是菌根植物,柑橘根系根毛短且少,主要依赖AM真菌来增强吸收功能。利用菌根技术规模化生产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不仅能促进枳壳种苗生长,也能提高以枳壳为砧木的柑橘种苗质量。同时,柑橘菌根种苗在栽培下依靠菌根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增强抗逆性,这对提高柑橘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柑橘菌根种苗提高植株对土传病菌的抗病力。因此,培育脱毒柑橘菌根种苗是柑橘种苗培育的发展趋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分离得到一株柑橘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的优势菌株—黄雷德克囊霉FS-1-106,用该菌株制成AM菌剂,在适宜的共生培养体系条件下,对柑橘砧木枳壳有显著的促生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柑橘砧木枳壳菌根种苗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枳壳种子脱毒处理;

(2)枳壳种子播种:按照10粒枳壳种子接种100~300个孢子的用量,先在播种基质上撒黄雷德克囊霉FS-1-106菌剂,然后覆盖基质,将步骤(1)中脱毒处理后所得枳壳种子在基质中播种,之后盖河沙,播种萌芽后具有8~10片叶,株高10~15厘米的枳壳即为菌根种苗。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枳壳种子脱毒处理为将枳壳种子在40℃水浴中预处理10分钟,然后再用53℃温水浸泡50分钟,期间不停搅拌,使温度均匀。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基质为将新鲜土过20mm×20mm的孔筛,然后和河沙按照体积比1:1混合所得,先在播种基质上撒黄雷德克囊霉FS-1-106菌剂,然后覆盖2~3厘米厚的基质,将步骤(1)中脱毒处理后所得枳壳种子在基质中播种,之后盖1~2厘米厚的河沙。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黄雷德克囊霉FS-1-106菌剂,其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以三叶草为宿主,将黄雷德克囊霉FS-1-106的孢子接种于三叶草幼苗根系,接种量按照每盆三叶草使用1000~1500个孢子;种植于培养基质中,光照培养12~16周,即得黄雷德克囊霉菌丝;采用盆栽(780mm×350mm×250mm)生产模式,三叶草种植密度为50~80株/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