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0736.3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勃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黄小栋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清淤 疏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具体涉及清淤领域,包括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淤机构,清淤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置操作台,顶置操作台与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排污机构,排污机构与清淤机构相连通,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消音降噪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消音降噪机构,在对清淤机构进行降噪处理时将磁石连接盘贴合至所需降噪的位置处,一部分的噪音通过物质的传导,多个消音降噪机构围绕在噪音音源设备的附近,对另一部分噪音音源的空气传播达到二次降噪的作用,相对改善了噪音污染的问题,提升了清淤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200~300米左右,围堰采用袋装砂土叠筑,迎水面铺编织布防渗并用袋装砂土压盖,袋装砂土叠筑时须做到排列密实、整齐,围堰顶宽0.6米,两侧边坡1:0.75,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1.0米,采用Φ120污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围堰内水抽干后,先用吸污泵将表层淤泥直接吸到罐车上,运至卸土点堆放;下部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然后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在针对水利工程清淤清浮疏浚的过程中,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需要对清淤清浮疏浚进行环保化处理,传统的清淤清浮疏浚设备噪音较大,如果清淤清浮疏浚场地附近有长住型居民在,清淤清浮疏浚设备会对居民产生较长时间的噪音污染,不利于实际使用,同时排污过程会散发较大的异味,空中也会飘散较多的尘屑,导致噪音污染与环境污染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通过设置了消音降噪机构,在对清淤机构进行降噪处理时将磁石连接盘贴合至所需降噪的位置处,一部分的噪音通过物质的传导,多个消音降噪机构围绕在噪音音源设备的附近,对另一部分噪音音源的空气传播达到二次降噪的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所述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淤机构,所述清淤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置操作台,所述顶置操作台与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与清淤机构相连通,所述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消音降噪机构,所述底座支撑型框架机构底部远离消音降噪机构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除尘除臭机构;
所述消音降噪机构包括第一消音连通管,所述第一消音连通管的底部连通设有第二消音连通管,所述第一消音连通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消音包覆层,所述第二消音连通管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消音包覆层,所述第一消音连通管的一侧通过第一消音包覆层连通设有第一可塑型消音传导管,所述第二消音连通管的底部通过第二消音包覆层连通设有第二可塑型消音传导管,所述第一可塑型消音传导管与第二可塑型消音传导管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可塑型消音传导管与第二可塑型消音传导管远离第一消音连通管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磁石连接盘,所述第二消音连通管的外壁焊接有蜂窝式消音筒,所述蜂窝式消音筒的内部设为中空状,所述蜂窝式消音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等距依次设置的蜂窝消音孔,所述蜂窝消音孔与蜂窝式消音筒的内腔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音连通管与第二消音连通管均设置为空心筒状材料,相应的所述第一消音包覆层与第二消音包覆层均关于蜂窝式消音筒水平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可塑型消音传导管、第二可塑型消音传导管与蜂窝式消音筒内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勃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勃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