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923.5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蒋菁;唐秀梅;唐荣华;张宗急;熊发前;黄志鹏;吴海宁;刘菁;贺梁琼;毛玲莉;韩柱强;钟瑞春;钟丽;许显发;明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栽培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复配杀虫液及发酵有机物料;根据配方称取原料并搅拌;得到固体发酵混料底物及富硒能力强的混合菌种;混合菌种放大培养,厌氧发酵,得厌氧液体发酵液;将厌氧液体发酵液与固体发酵混料底物混合,密封发酵;低温烘干,与复合蛋白粉、复配杀虫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中草药提取液;高温高压干燥,利用造粒机造粒,即得所述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本发明能够为富硒花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营养成分容易被吸收,保证花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本发明还能够提高花生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花生的硒含量,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花生的根系活力;提高花生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花生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其含油量高达50~54%,是大豆的2倍多,比油菜籽高20%以上。除大豆外,没有一种作物的蛋白质能比得上花生,其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相当于小麦的2倍,大米的5倍。花生中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在90%左右。因此,花生在国民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研发花生专用配方肥料、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进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对富硒花生的研究甚少,也无针对富硒花生的营养肥料,而普通肥料一是无法针对性的解决花生生长过程中的问题,二是不具备富硒的功能。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肥料无针对花生的专用肥;现有肥料富硒功能有限,无法满足富硒花生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同时肥料中的硒元素也不易吸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的制备方法,所述富硒花生栽培配方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次称取南瓜子、苦谏皮、川楝子、半夏、鱼腥草、菊花以及天冬,利用清水冲洗3~5次后,通过风干设备利用风扇风干;通过粉碎机将风干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过100~120目筛,并混合各原材料粉末;将混合粉末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煎煮3~4次;混合煎液即得所述中草药提取液。
步骤二,取地瓜秧、车前草、金银花、瑞香狼毒混匀后,煎煮,去渣,得中药渣和中药滤液备用;将可溶性壳聚糖加适量水混匀后,再加入中药滤液、黄花蒿提取物、山海棠提取物以及聚丙二醇、卵磷脂,150~200r/min的转速搅拌15~25min,得复配杀虫液。
步骤三,将占发酵有机物料质量60~75%的堆肥主料与占发酵有机物料质量20~25%的调理剂、占发酵有机物料质量1~6%的腐熟促进剂均匀混合,堆肥;当堆肥料混合物含水率为45~50%时,将堆肥料混合物装入堆肥反应器,再接入占堆肥料混合物质量1/1000~6/1000的微生物接种剂,在堆肥反应器中反应5~13天得到发酵有机物料。
步骤四,通过称重设备利用电子秤根据配方按质量份依次称取钙镁磷肥、磷酸钾、尿素、柠檬酸、复合蛋白粉、发酵有机物料、流体硒、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提取液、混合菌种、生长调节剂以及复配杀虫液。
步骤五,通过搅拌设备利用搅拌机将钙镁磷肥、磷酸钾、尿素、柠檬酸、发酵有机物料、流体硒、复合微量元素与适量水于40~50℃温度下搅拌均匀,用石灰水调节pH值至5.5~6.0,再次混合5~10min,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湿热灭菌后,得到固体发酵混料底物,备用。
步骤六,将活化后的混合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在Na2SeO3浓度依次为10、15、20、25、30、35、40μg/ml的基础培养基中,于30~35℃下进行硒浓度梯度驯化,每代驯化时间为36~48h,然后测定菌株中硒含量,从而获得富硒能力强的混合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