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2993.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红;陈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李满红 |
地址: | 3114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齿轮 注塑 冷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动板嵌件、型腔嵌套和型芯,型腔嵌套内设置有异形冷却通道一,异形冷却通道一的进口与定模板上的进液孔一连通,异形冷却通道一的出口与定模板上的出液孔一连通,异形冷却通道一内设置有若干个热交换板,型芯内设置有异形冷却通道二,异形冷却通道二包括相连通的延伸段和曲折段,曲折段的形状与型芯的外轮廓相适应,延伸段的进口通过动板嵌件上的进液通道与动模板上的进液孔二连通,曲折段的出口通过动板嵌件上的出液通道与动模板上的出液孔二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具有较高的冷却速率和较佳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齿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内齿轮是指轮齿设置在内圆上的齿轮,是构成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的重要传动元件,目前内齿轮加工通常采用插齿、拉齿、注塑等成型加工方法,其中注塑成型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而在内齿轮注塑成型时,冷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关系到内齿轮的成型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等,而传统的注塑冷却装置多采用直通式水路,存在冷却速率慢、冷却效果不佳等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升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注塑冷却水装置采用的直通式水路,存在的冷却速率慢、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动板嵌件、型腔嵌套和型芯,所述型腔嵌套内设置有异形冷却通道一,所述异形冷却通道一的进口与所述定模板上的进液孔一连通,所述异形冷却通道一的出口与所述定模板上的出液孔一连通,所述异形冷却通道一内设置有若干个热交换板,所述型芯内设置有异形冷却通道二,所述异形冷却通道二包括相连通的延伸段和曲折段,所述曲折段的形状与所述型芯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延伸段的进口通过所述动板嵌件上的进液通道与所述动模板上的进液孔二连通,所述曲折段的出口通过所述动板嵌件上的出液通道与所述动模板上的出液孔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冷却通道一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段、冷却段和回流段,所述进液段的进口与所述进液孔一连通,所述回流段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孔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段的轴向截面呈“C”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冷却段的径向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段设置在所述冷却段的径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内还设置有进端液孔道和出液孔道,所述进液孔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孔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延伸段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孔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曲折段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液孔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的底部设置有进液柱和出液柱,所述进液柱密封设置在所述动板嵌件顶部的安装孔一内,所述出液柱密封设置在所述动板嵌件顶部的安装孔二内,所述进液孔道的进口端贯穿所述进液柱的底面,所述出液孔道的出口端贯穿所述出液柱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嵌套和所述型芯均采用3D打印技术加工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齿轮的注塑冷却方法,一路冷却液通过定模板上的进液孔一注入型腔嵌套上的异形冷却通道一内,进入异形冷却通道一内的冷却液在流经热交换板的表面后从定模板上的出液孔一流出,完成对型腔嵌套的冷却,同时,另一路冷却液通过动模板上的进液孔二和动板嵌件上的进液通道注入型芯上的异形冷却通道二内,在冷却液顺着异形冷却通道二的形状流过异形冷却通道二后,冷却液通过动板嵌件上的出液通道从动模板上的出液孔二流出,完成对型芯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2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