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2054.6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宇;匡武;海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朱家龙 |
地址: | 23007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层 功能 红薯 淀粉 废水处理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初沉池、污泥池、厌氧箱、好氧箱、二沉池、兼性塘、曝气塘,混凝箱内底部横向安装有螺旋组件,混凝箱内顶部横向安装有搅拌组件,混凝箱顶面与横板底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厌氧箱内安装有厌氧机构,好氧箱内安装有好氧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水体达标排放,没有废水的积累,减少淀粉废水的酸臭气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在我国种植分布广泛,它的主要用途之一为生产红薯淀粉,而加工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村红薯淀粉废水对河道流域COD污染负荷贡献最大,达65%。红薯淀粉废水季节性强,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地区性、区域性强和瞬时性的特点。
现有的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红薯淀粉废水、絮凝沉淀剂在进行混合时,混合不均匀充分,导致后期的废水处理效果不好;(2)厌氧药剂混合的效果不好,导致淀粉废水的酸臭气味,对周围环境有影响;可见,处理红薯淀粉废水,探寻占地面积小、处理高效、抗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红薯淀粉废水的水处理技术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分层功能的红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螺旋组件、搅拌组件、升降机构、厌氧机构、好氧机构,所述混凝箱内底部横向安装有螺旋组件,所述混凝箱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与螺旋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混凝箱顶面设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面中部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混凝箱内顶部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所述双轴电机通过一对传送皮带分别与搅拌组件内的搅拌轴中部传动连接;所述混凝箱顶面与横板底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混凝箱前端面顶部设有三通;所述混凝箱底面后端的排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初沉池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初沉池底面后端的排污端通过第一排污管与污泥池顶面前端的进污端连通;所述初沉池后端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与厌氧箱顶面前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厌氧箱内安装有厌氧机构,所述厌氧箱顶面后端设有厌氧进料筒;所述厌氧箱底面中部的排水端通过第三连通管与好氧箱顶面中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好氧箱内安装有好氧机构,所述好氧箱顶面后端设有好氧进料筒;
所述螺旋组件包括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螺旋分隔板,所述混凝箱内后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一螺旋轴承,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端部设有第一螺旋轴,且所述第一螺旋轴后端贯穿第一螺旋轴承且伸出至混凝箱外侧,位于第一螺旋轴上方设有第二螺旋轴,所述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之间设有螺旋分隔板;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滑筒、搅拌轴,所述混凝箱顶面设有一对固定套筒,每根所述固定套筒内均插设有固定滑筒,每根所述固定滑筒顶端均贯穿且与横板两端固接;每根所述固定滑筒底部均设有搅拌轴,且每根所述搅拌轴与固定滑筒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螺纹杆、铰接杆,所述混凝箱顶面后侧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设有螺纹杆,所述横板底面两端内侧设有一对第二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对应一侧的铰接杆顶端活动铰接;所述厌氧机构包括第二电机、U形轴、第三电机、转轴、横轴,所述厌氧箱内后端面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端部设有U形轴,所述厌氧箱内底面前端安装有输出端朝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端部设有转轴,位于转轴后方在所述厌氧箱内设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中部设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内滑动贯穿有横轴,且所述横轴前端与转筒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2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