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0694.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桥保;柯承志;郑志明;陈慧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3/02;B82Y30/00;B82Y40/00;H01M4/62;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二维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碳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硅源,混合均匀,再加入NaCl,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干燥箱中干燥,获得固体,将所述固体研磨成粉末;
步骤2:将所述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保护气体中煅烧,然后用去离子水刻蚀去除NaCl模板,干燥后获得二维碳/硅复合物;
步骤3:取所述二维碳/硅复合物和氮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添加入磷源,搅拌;最后在保护气体中煅烧,获得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氮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1h-1.5h;添加入磷源,搅拌0.5h-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是葡萄糖、淀粉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是单质硅或多孔硅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直径90nm-1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碳源和NaCl的质量比为1:(10-20):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煅烧以5℃/min-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750℃-900℃,保温时间为2h-6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所述步骤3中氮源为三聚氰胺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3中磷源为植酸或次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3中煅烧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700℃-800℃,保温时间为2h-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干燥箱干燥温度为60℃-85℃,干燥时间为11h-13h。
9.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到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0.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氮磷掺杂二维碳/硅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6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