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947.6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润;潘吉祥;胡桓彰;李振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4;C21C7/068;C21C7/10;C22C33/04;C22C38/02;C22C38/0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5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奥氏体 不锈钢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钢液在AOD转炉中进行脱碳、还原、脱硫处理;(2)出钢随钢流加入硅钙合金球;(3)出钢后扒渣;(4)LF喂入硅钙线;(5)VD提高炉渣碱度,在高真空度下渣洗;(6)连铸中包使用气幕挡墙。通过AOD出钢过程加硅钙合金球、LF喂入硅钙线可以使铝镁尖晶石夹杂物充分变性,降低了铝镁尖晶石的熔点,同时提高炉渣碱度,钢液经过VD渣洗,CaO‑SiO2‑Al2O3‑MgO夹杂物在高温下被炉渣充分吸附,此外,通过连铸中包使用气幕挡墙,促进小尺寸夹杂物充分上浮,确保奥氏体不锈钢铸坯中夹杂物尺寸小于10μm,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钢水纯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纯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用户对不锈钢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表明,不锈钢钢材的纯净度越高,其性能越好,使用寿命也越长,同时,当不锈钢中夹杂物数量和尺寸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钢材的各项性能将发生质的变化。进一步降低奥氏体不锈钢中全氧含量和夹杂物数量,提高纯净度,以确保钢材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各钢铁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开发新技术、新工艺,获得价廉物美的品种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奥氏体不锈钢通常采用一步法或者两步法进行冶炼,其中,一步法主要以高炉铁水为原料,经过铁水罐脱磷、脱硅处理后,直接兑入AOD转炉中进行冶炼,其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AOD-LF-CCM;二步法主要以电弧炉为初炼炉熔化废钢及合金料,生产不锈钢初炼钢水,然后兑入AOD转炉中进行冶炼,其工艺流程为:EAF-AOD-LF-CCM。两种工艺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均采用硅铁进行脱氧,超低氧控制既不经济也难以实现,此外,钢液中尺寸小于20μm的CaO-SiO2-Al2O3-MgO夹杂物在精炼过程中很难上浮,被炉渣吸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纯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解决了钢液中尺寸小于20μm的夹杂物在精炼过程中很难上浮且被炉渣吸附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纯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炉或者脱磷转炉处理后得到的铁水注入AOD转炉中进行脱碳、还原和脱硫处理,待钢液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达到下述要求后出钢:C 0.030-0.050%、Si 0.30-0.50%、Mn 1.00-1.30%、P ≤0.04%、Cr 18.0-18.4%、Ni 8.00-8.10%、S ≤0.002%、N ≤0.07%,其余为Fe 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b.AOD转炉出钢过程随钢流加入1.5-2.0kg/t钢 硅钙合金球;
c.出钢后扒渣,炉渣厚度控制到250-300mm,保证埋弧的前提下避免渣量过大造成的卷渣现象;
d.LF进站:钢液在LF炉进站后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300-500Nm3/min,以保证温度和成分均匀,通电化渣、合金化,钢水温度升至≥1620℃,喂入2.0-2.5m/t硅钙线,喂硅钙线过程中调节氩气流量为100-200 Nm3/min,此时氩气流量减小,促进夹杂物长大,上浮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