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6257.X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戚广枫;李红梅;石瑞霞;方志国;吕青松;余培根;赵军;耿肖;范卓艺;吴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周磊 |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吊弦预配 加工 生产线 连接线 循环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包括机架、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和连接线夹上料单元,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包括连接线夹振动盘、连接线夹出料通道、连接线夹上料气缸和连接线夹缓存模具;连接线夹上料单元包括六轴机器人和气动夹爪,六轴机器人的末端安装所述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包括夹持气缸及安装在所述夹持气缸上的两个夹爪,以用于将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上的连接线夹夹持到上料位置。本发明通过构造连接线夹振动盘和连接线夹出料通道,将一个个连接线夹导向连接线夹缓存模具等待被抓取上料,为连接线夹上料单元自动、持续供应连接线夹提供了条件,代替了传统手工上料,具备高效、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弦预配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行业中相关部件的工艺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行车线路的建设、维护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铁路的行车线路中,接触网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搭接在电气铁路供电线路上,承担着向整个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和列车附属设备供电的作用。
在列车的接触网系统中,吊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结构,其主要用于将接触线稳定吊设于承力索的下方,保证接触线设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接触线可与列车顶部的受电弓可靠匹配。
在接触网吊弦的预配加工过程中,连接线夹的应用往往必不可少,而现有连接线夹的上料、装夹、压合等工序往往需要依赖熟练工人的操作,再加上连接线夹大小形式不一,用量巨大,导致人工操作工序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吊销加工成本较高。同时,连接线夹的人工装配难以保障产品质量,产品性能的一致性较差,合格率较低后期应用存在连接线夹压接失效的风险。
此外,在现有的吊弦预配生产中,还没有连接线夹缓存的概念,工人需要装配一件吊弦时就拿两个连接线夹,同样存在上述人工操作的缺陷,吊弦加工的连续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其能有效实现吊弦加工过程中连接线夹的缓存和连续自动上料,保证连接线夹上料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减少连接线夹上料过程中的人工劳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和连接线夹上料单元,其中:
所述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包括连接线夹振动盘、连接线夹出料通道、连接线夹上料气缸和连接线夹缓存模具,所述连接线夹振动盘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连接线夹振动盘包括用于储存连接线夹的连接线夹振动盘主体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线夹振动盘主体的内壁上的螺旋上料通道,所述螺旋上料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连接线夹出料通道的入口,所述连接线夹出料通道的出口的高度小于该连接线夹出料通道的入口的高度;
所述连接线夹上料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该连接线夹上料气缸的输出轴上安装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上下移动,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对应设置于所述连接线夹出料通道的出口处,并且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上设置有容纳空间,以用于容纳从所述连接线夹出料通道出来的连接线夹;
所述连接线夹上料单元包括六轴机器人和气动夹爪,所述六轴机器人的下端安装在机架上并且该六轴机器人的末端安装所述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包括夹持气缸及安装在所述夹持气缸上的两个夹爪,以用于将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上的连接线夹夹持到上料位置。
优选地,所述螺旋上料通道的入口处还设置有允许设定姿态的连接线夹通过的选向机构。
优选地,所述选向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螺旋上料通道上的刮具及连接在刮具上的、用于使所述刮具回位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所述螺旋上料通道内,所述刮具的一端露出所述螺旋上料通道并可被连接线夹的底部压入螺旋上料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镁铝尖晶石-铝复合耐火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