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类乳头瘤病毒6和/或11型的检测标志物及检测试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45815.0 申请日: 2020-07-07
公开(公告)号: CN111676326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3
发明(设计)人: 王少鑫;李静静;李振红;于婷;付光宇;吴学炜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48;C12N15/11;C12R1/93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温可睿
地址: 450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类 乳头 病毒 11 检测 标志 试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检测试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类乳头瘤病毒6和/或11型的检测标志物及检测试剂。本发明提供了人类乳头瘤病毒L1区的BamHIW序列作为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试剂中的应用,并提供了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的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试剂盒。该引物探针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两种类型的HPV进行检测时,彼此不产生干扰,且能够对避免其他类型的HPV病毒对结果产生干扰。且试剂盒中的试剂组成合理,能够维持反应液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类乳头瘤病毒6和/或11型的检测标志物及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人体皮肤和粘膜组织细胞的病毒,可广泛感染人类皮肤及生殖道、呼吸道上皮组织,与人类的多种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发现的HPV型中,约有30种可以感染生殖道。根据其致病性差异,可分为低危型HPV(如6、11、42、43、44型)和高危型HPV(如16、18、31、33、39、45、51、52、58、59、68型)。低危型HPV主要导致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e,CA),尖锐湿疣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如不同部位的疣体),严重的可以导致癌前病变或肿瘤。该病的主要感染人群是处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性紊乱、性伴侣多、经常抽烟、长期使用避孕药或免疫抑制剂等都可以导致尖锐湿疣发病率的增高。此外HPV病毒的感染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年龄段人群感染几率无明显差异。尖锐湿疣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性接触,潜伏期为1~8个月,平均3个月左右,发病情况不受季节影响。约90%的CA患者为感染HPV6和11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尖锐湿疣发病率在西班牙最低,为9/10万,在墨西哥为45/10万。在美国,现有数字表明,约1%性活动频繁成人有尖锐湿疣,而至少15%有亚临床感染。当前尖锐湿疣已成为我国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是第二高发性病(仅次于淋病),2000年全国尖锐湿疣发病率为17.55/10万人,且极易复发。,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性病之一。

目前人乳头瘤病毒6、11的检测方法有:病理学检查即肉眼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表面有轻度角化亢进及角化不全。在棘细胞及颗粒层内可见空泡化细胞,细胞胞体较大,有一圆形深染的核,核周空泡化,淡染,在核膜及浆膜间有丝状物相连,使细胞呈猫眼状。醋酸白试验,以3%~5%的醋酸溶液浸湿纱布包绕或敷贴在可疑的皮肤或粘膜表面,3-5分钟后揭去,典型的尖锐湿疣损害将呈现白色丘疹或疣赘状物,而亚临床感染则表现为白色的斑片或斑点;阴道镜检查,主要用于对宫颈阴道部粘膜的观察,进行醋酸白试验等。

利用PCR反应对人类乳头瘤病毒进行检测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还能够简化检测流程。但PCR检测对于检测标志物以及检测试剂的特异性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人类乳头瘤病毒6和/或11型的检测标志物及检测试剂,从而使人类乳头瘤病毒6和/或11型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人类乳头瘤病毒L1区的BamHIW序列作为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实验表明,以BamHIW序列作为检测标志物,能够特异性的区分各种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

本发明中,所述人类乳头瘤病毒为人类乳头瘤病毒6型和/或人类乳头瘤病毒11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11型的引物、探针组合,包括:SEQ ID NO:1~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两条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6型的引物、探针组合,包括:SEQ ID NO:3~4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两条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

本发明中,和SEQ ID NO:7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和SEQ ID NO:8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探针分别使用不同荧光标记,可在检测的同时对HPV6/11型分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