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6715.1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倪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01/18;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台州科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9 | 代理人: | 张洪涛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铬和镍处理不完全等技术问题。本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含铬废水的处理、含镍废水的处理、混合废水的处理、含氰废水的处理、含铜废水的处理、中间收集池的后处理、排放和处置、电泳废水和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这些步骤。本发明中设置了铬二级沉淀池和镍二级沉淀池,在第一次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对应的铬二级沉淀池和镍二级沉淀池中,然后进行第二次助凝反应,两次助凝反应能够使分离效果更好,并且含铬废水和含镍废水在两次沉淀过程中均单独处理,与其他废水的处理独立开,其沉淀物更容易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科技的进步发展,而对产品因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也因此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而各国为保证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废水废气的排放采取了严格的排放标准。现有技术中,一般表面镀镍铬处理的工厂所产生的废水都是镍废水、铬废水以及综合废水(脱脂、除锈、清洗、地面冲洗水以及酸雾吸收的废水等)。
申请号为201610485171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厂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废水预处理后混合、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废水分离、废水的沉淀过滤、废水的生物降解以及清水外排的过程;首先将电镀厂中的含铬废水、含镍废水以及综合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以大大降低含铬废水中的铬金属含量、含镍废水中的镍金属含量以及综合废水中的其他重金属含量,再将三种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混合,并进一步的进行重金属的沉淀、氨氮有机物以及COD的降解,最终使得本发明的工艺废水达到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上述的废水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但是由于铬和镍均为《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中提到的Ⅰ类污染物,需要单独收集处理,而上述废水处理工艺中,在预处理后将三种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混合,并进一步的进行重金属的沉淀、氨氮有机物以及COD的降解,这样会使后续沉淀后的沉淀物中存在较多的铬和镍,并且后面如果想将铬和镍从沉淀物中分离出来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更好的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含铬废水的处理:将含铬废水收集到铬收集池内,然后将含铬废水泵到铬反应沉淀池,在铬反应沉淀池中加入焦亚硫酸钠,控制ORP值为220mv-250mv,加入硫酸,控制PH值为2.0-2.2,进行还原反应,反应时间为15min;接着在铬反应沉淀池中加入氢氧化钠,控制PH值为8.0-8.5,加入K1药剂进行化学沉淀、凝聚、置换反应;然后在铬反应沉淀池中加入PAM进行絮凝,形成较大矾花颗粒;铬反应沉淀池中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入铬二级沉淀池,然后在铬二级沉淀池内加入PAM进行第二次絮凝并进行泥水分离,最后铬二级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回调池;铬反应沉淀池和铬二级沉淀池内沉淀产生的污泥均排入铬污泥池内;
上述还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H2Cr2O7+3Na2SO3+3H2SO4→Cr2(SO4)3+3Na2SO4+4H2O;上述K1药剂能够在碱性情况下还原六价铬;同时,考虑到总铬指标要求比较高,在还原六价铬的同时,延长混凝反应沉淀停留时间,降低总格的出水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清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