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7375.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范佩金;董锋;黄洋;陈明菲;刘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1/00;B60H3/06;A61L2/10;A61L9/20;B60R16/02;B60K28/06;B60L58/10;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电动车辆可以包括:车载显示屏,用于提供交互界面;杀菌设备,设置在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杀菌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对所述电动车辆车内环境进行杀菌;净化设备,设置在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净化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对电动车辆车内环境进行净化。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车交互的局限比较大,无法为司乘人员提供较好的服务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驶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目前,物联网技术在车辆上也有应用,使得人与车密切关联,例如,驾驶员与车辆,乘客与车辆。然而,目前,人与车只是零散的交互,并未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统一,使得人车交互局限比较大。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人车交互的局限比较大,无法为司乘人员提供较好的服务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人车交互的局限比较大,无法为司乘人员提供较好的服务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载显示屏,用于提供交互界面;杀菌设备,设置在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杀菌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对所述电动车辆车内环境进行杀菌;净化设备,设置在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净化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对电动车辆车内环境进行净化。
可选地,该电动车辆还包括:换气设备,设置在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换气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对电动车辆车内环境进行换气。
可选地,该电动车辆还包括:环境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动车辆车内的第一环境信息以及所述电动车辆车外的第二环境信息;空调控制器,与所述环境检测器以及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环境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信息,并对所述第一环境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所述车载显示屏;整车控制器,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空调器控制指令时,向所述空调器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基于所述分析结果生成;空调器,设置在所述电动车辆内,并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车载显示屏包括通信接口,在移动存储设备连接至所述通信接口时,响应于作用在所述车载显示屏的选择指令,播放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内存储的多媒体文件。
可选地,该电动车辆还包括:信息采集器,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采集距离所述电动车辆预定距离的对象的身体状况信息以及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以及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显示屏和/或云服务器,以利用所述车载显示屏显示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以及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和/或利用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以及所述身份识别信息进行分析。
可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器,与所述车载显示屏以及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监控的远端连接,还用于采集所述电动车辆内驾驶员的图像信息和/或所述电动车辆内所述驾驶员操作的部件的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反馈信息传输至所述车载显示屏和/或所述远端,以利用所述车载显示屏显示所述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反馈信息和/或利用所述远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电动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可选地,该电动车辆还包括:暖风机,设置在所述电动车辆内,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显示屏接收到暖风指令的情况下运行,以为所述电动车辆车内部提供暖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人车的控制方法、装置、无人车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秸秆分类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