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08738.1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阮益谊;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格鲁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B60K11/06;B60K11/08;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尾部设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两侧分别竖直设置连杆,所述连杆设在转盘上,所述转盘右侧设步进电机,所述转盘左侧设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之间通过竖直传动杆连接,所述车体内部设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外设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两端分别接入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底部设制冷板。本发明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变化,制冷板对水冷箱中的水进行冷却,增强制冷效果,步进电机启动,转盘旋转,带动散热板向外打开,对车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客车的后置发动机安装在汽车尾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发动机及其水箱散发的热量难以有效排出车体外,使得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热量不断积聚、充斥在发动机的上部空间,时间一长,容易因发动机过热、水温过高等导致故障的发生,甚至引起汽车起火燃烧。但是现有的客车后置发动机散热装置还存在着散热效果较差,不能直接对发动机舱进行降温制冷,不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温度进行自行启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尾部设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若干水平均匀设置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顶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窗两侧分别竖直设置连杆,所述散热板通过底部第二转轴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下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凹槽侧壁上的弧形滑槽进入车体内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设在竖直设置的转盘上,所述转盘包括顶部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底部的第三转盘、第四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第四转盘分别通过水平传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转盘右侧设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左侧分别设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中水平传动杆左端设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传动箱之间通过竖直传动杆连接,所述竖直传动杆两端设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车体内部设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外设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两端分别接入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底部设制冷板。
上述的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所述散热板的旋转半径与转盘上第三转轴的旋转半径相同。
上述的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所述水冷管上串接水泵和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客车用散热装置,所述制冷板与温度传感器、步进电机电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客车启动时,水冷管即对发动机进行循环水冷,当发动机过热以至于水冷管中水温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变化,制冷板对水冷箱中的水进行冷却,增强制冷效果,步进电机启动,转盘旋转,带动散热板向外打开,对车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体背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凹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板闭合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板打开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散热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水冷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凹槽,3.散热窗,4.散热板,5.第一转轴,6.连杆,7.第二转轴,8.第三转轴,9.弧形滑槽,10.第一转盘,11.第二转盘,12.第三转盘,13.第四转盘,14.水平传动杆,15.步进电机,16.传动箱,17.第一锥形齿轮,18.竖直传动杆,19.第二锥形齿轮,20.发动机,21.水冷管,22.水冷箱,23.制冷板,24.水泵,2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格鲁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格鲁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