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及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2297.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陆顺忠;李秋庭;关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生产工艺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及生产线,所述的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茶籽预处理;(2)脱壳;(3)压榨;(4)生香;(5)油渣分离;(6)脱水;(7)精滤。所述的生产线包括平台层和地面层,所述平台层设置于地面层上面,平台层设有压榨机、生香罐、脱水罐、过滤器a、过滤器b、茶籽传送带、茶麸传送带;地面层设置有茶籽提升机、暂存罐、离心机、真空泵、导热油罐、产品储罐。本发明采用调香技术,通过对滤网和生香温度的控制,产生不同程度香味的原味茶油产品,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T11765‑2018中压榨一级油茶籽油的质量要求,可满足市场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 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茶油中还含有茶多糖、山茶皂甙、黄酮、茶多酚、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活性物质,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血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等功效,国际粮农组织已经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
目前,原味茶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是经过压榨获得,但是存在着茶籽经过高温蒸炒预处理步骤,原味茶油制备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导致营养成份过多流失的问题;茶籽干燥含水率过低,导致茶麸含油率高的问题,比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茶油冷榨及物理精炼工艺”(专利号:ZL201110350249.1);存在着茶籽仁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茶籽饼就出榨机而导致茶麸含油率高和压榨效率低的问题,比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纯低温制取山茶油的方法”(专利号:ZL201110424808.9)。
传统的原味茶油生产线采用1层合计,存在着设备设施投入多,不科学合理,食品加工卫生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原味茶油制备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导致营养成份过多流失,茶麸含油率高,设备设施投入多,不科学合理,食品加工卫生不满足要求等问题,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及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味茶油制备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导致营养成份过多流失,茶麸含油率高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味茶油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籽预处理
茶籽进行提高油脂转化的前处理,接着去除杂质,获得去除杂质的茶籽;
(2)脱壳
将步骤(1)去除杂质的茶籽破碎脱壳,分离后得到茶籽仁;
(3)压榨
将步骤(2)得到的茶籽仁、茶麸、茶油沉淀物按重量比为100:5~10:0.1~0.5投入到压榨机中,通过低温压榨,经粗滤后得到原味茶油原油;
(4)生香
将步骤(3)得到的原味茶油原油沉淀分离,接着通过对滤网及加热温度的调节,得到香味的茶油产品;
(5)油渣分离
向步骤(4)得到的香味的茶油产品经离心机进行油渣分离;
(6)脱水
将步骤(5)得到的无渣的茶油置于真空条件下加热,脱水后得到脱水茶油;
(7)精滤
将步骤(6)得到的脱水茶油,加入硅藻土,经板式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得到原味茶油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