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桥梁恒载应力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7894.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枫;王林飞;夏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桥梁 应力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桥梁恒载应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S1:规测设备的制作:所述规测设备包括两个前后平行分布的规测单元;所述规测单元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结构的规测基板(1),规测基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尾端与其铰接且首端为楔形尖端的插块(2),规测基板(1)与插块(2)的铰接部设置有止动机构;两个规测基板(1)的两个相对面上对称开设有n对沿左右方向等间距分布的矩形槽状的规测基点(3),且各个规测基点(3)分别与两个规测基板(1)的上表面对应连通,n为大于1的正整数;
S2:规测设备的安装:首先,将各个插块(2)转动并锁定至与规测基板(1)相垂直的位置;然后,将两个插块(2)垂直插接于待测试混凝土内,使两个规测单元呈前后平行分布;最后,利用测距仪测量各对规测基点(3)之间的距离,得到各个第一初始距离值C0i,i=1,……,n;
S3:圆形槽与方形槽的开设:保持规测设备的位置不变,在两个规测单元之间的混凝土上开设两个左右分布的圆形槽(4),并在两个圆形槽(4)之间开设与两者连通的方形槽(5);
S4:第一移动值D1的获取:首先,通过圆形槽(4)与方形槽(5)释放应力,经过T时间后,T为预设值,利用测距仪测量各对规测基点(3)之间的距离,得到各个第一距离值Cti,i=1,……,n;然后,计算第一距离差值△Ci,具体计算公式为:△Ci=Cti-C0i,i=1,……,n;最后,对第一距离差值△Ci进行数据筛离处理,求取平均值得到第一移动值D1;
S5:初始压力值Lc与第二初始距离值R0i的获取:首先,在方形槽(5)内插入弹性压块,并在弹性压块与方形槽(5)侧壁之间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然后,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插入弹性压块初始时弹性压块对方形槽(5)侧壁的压力,得到初始压力Lc,同时利用测距仪测量各对规测基点(3)之间的距离,得到各个第二初始距离值R0i,i=1,……,n;
S6:第二移动值D2的获取:首先,对弹性压块增压,直至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值为Ly,Ly为预设值;接着,利用测距仪测量各对规测基点(3)之间的距离,得到各个第二距离值Rti,i=1,……,n;然后,计算第二距离差值△Ri,具体计算公式为:△Ri=Rti-R0i,i=1,……,n;最后,对第二距离差值△Ri进行数据筛离处理,求取平均值得到第二移动值D2;
S7:恒载应力G的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为标定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梁恒载应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规测基板(1)下表面左部的一块垫板(6),垫板(6)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夹设于插块(2)前、后两侧的前架设板(7)与后架设板(8),后架设板(8)与插块(2)上共同转动穿设有一根连接轴(9);前架设板(7)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个螺纹孔(10),螺纹孔(10)内旋拧有一根带有棱锥尖端的锁紧螺栓(11),插块(2)的前表面开设有一个与螺纹孔(10)位置对应且侧壁光滑的插入孔(12),插入孔(12)向后延伸设置有一个与锁紧螺栓(11)的棱锥尖端形状配合的锁紧尖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梁恒载应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数据筛离处理的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a.求取△Ci的平均值,标记为P;
b.计算可取值K: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ΔCi-P|为△Ci与P差值的绝对值;i=1,……,n;
c.若可取值K低于预设值X,则此时的P值即为第一移动值D1;若可取值K高于预设值X,则将△Ci中最大值去除,重复步骤a~c,直到可取值K低于预设值X,得到第一移动值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8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