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触觉传感机械手的床式诊疗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5437.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1;A61B5/0205;A61B9/00;A61B5/0402;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触觉 传感 机械手 诊疗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触觉传感机械手的床式诊疗机器人,包括有床体,床体的外侧镜像设置有X向导轨及驱动机构,X向导轨及驱动机构通过横板连接有Z向导轨及驱动机构,Z向导轨及驱动机构上可动连接有Y向导轨及驱动机构,Y向导轨及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处理器与显示屏,Y向导轨及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无触觉传感机械手,无触觉传感机械手上安装有望诊/问诊组件,望诊/问诊组件,床体的一侧设置有组件切换装置。由此,能够在显示器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的控制器在处理器的参与下实现本地自动操作,或是异地远程操控。以此,降低甚至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将处理器连入云端网络,可以实现全程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诊疗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触觉传感机械手的床式诊疗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生护士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面”进行望、触、叩、听等检查,获取基本生命信息,但在诸如新型冠状病毒等疫情形势下,这种“面对面”的传统模式面临交叉感染的风险。
受此影响,各种利用远程线上模式进行远程诊断的机器人不断问世,比如:有视频和音频功能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不带触诊功能的机械臂,(1)如美国的RP-VITA(iRobot、inToch Heath)、Vgo、国产的艾菲仕、远程问诊机器人等,具有自主行动功能及机器视觉和基于激光的空间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视频或音频咨询交流协助医务人员实行远程诊断。
(2)具有触诊功能的机械臂,如澳大利亚的触感诊断机器人具有柔性机械臂结构,机械臂末端安装超声探头和触觉传感器,协助医生远程进行腹部超声波检查。
又如查房机器人,其可以进行痛觉检查,MGIUS-R3远程超声诊断系统,它具有一个6自由度机械臂,机械臂末端安装超声探头及力传感器,通过5G通讯网络传输数据,医生通过远程控制机械臂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还包括智能超声扫查机器人,在CT扫描机上搭载机械臂,对心肺等扫描区域进行三维重建,实现机器人扫查的全自动化,避免医务人员到床旁检查引起交叉感染。
同时,可配合相关的人工智能平台,如:
(1)日本的Viewsend远程医疗诊断支援系统,通过远程网络技术和医疗透视存片技术,远程传输各种医疗透视照片资料,图片资料可依据医患双方各自要求精准精确移动,辅助医生远程诊断。
(2)美国的Enlitic图像识别系统,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大量医疗图像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自动总结出病症的“特征”以及“模式”,辅助医生开展恶性肿瘤诊断。
(3)Kardia Mobile系AI智能APP,辅助识别有未诊断心脏病人的情况,同时对已被诊断的病人进行监护、追踪和病历管理。
(4)VIR采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自动回复临床医生的问题,帮助其选择最佳的疗程。
(5)我国的新冠肺炎AI辅诊助手,对疑似病例的CT影像进行判读,辅助医生快速进行诊断,可以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史、影像报告等多维信息,进一步辅助医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6)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对肺部CT影像的新型冠状病毒性病灶进行定量分析、疗效评价和预测,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等。
但是,这些实现方法属于然有其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功能较为“单一”,如多数轮式移动机器人仅有视频、音频功能,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望闻问切”,难以产生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时“身临其境”的效果。
2、触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并非绝对可靠,具有一定的风险。
3、不能实时动态监测,如多数轮式移动机器人查房为“取点”采样过程,无法对患者全程监测。
4、体积较大,在病床间移动有时不够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