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羧酸脱羧硒甲基化制备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4932.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戈;张文亮;许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91/02 | 分类号: | C07C391/02;C07D333/62;C07D30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羧酸 脱羧硒 甲基化 制备 甲基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羧酸脱羧硒甲基化制备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氧气条件下,以硒甲基布恩特盐和芳香羧酸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过渡金属铜催化剂、银盐、配体和碱的共同协同催化作用下,通过脱羧硒甲基化反应得到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所述方法使用无味、稳定的硒甲基布恩特盐为硒甲基化试剂,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制备开拓了合成路线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芳香羧酸脱羧硒甲基化制备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硒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结构和功能分子中,例如动物内脏、鱼类、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中都有含硒有机化合物,硒具有抗癌、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拮抗有害重金属、调节维生素的吸收、调节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增强生殖功能,同时也是肌肉、精浆中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的“抗癌之王”。
迄今为止,硒元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高分子材料、农药的合成,例如开发了多个含有硒醚结构的药物分子:Ebselen(依布硒林)是日本第一制药和德国Nattermann公司开发的新型抗炎药,目前处于临床III期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含硒的替加氟的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的硒化修饰的南板蓝根多糖化合物。甚至农业领域,硒醚化合物结构又广谱存在于杀菌剂和除草剂中,如用作农作物除草剂的含硒三唑酰胺。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作为自由基抑制剂,有效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且人体所需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也是含硒化合物。
正是由于含有不对称烃基硒醚化合物如此重要,人们对其合成开展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芳基甲基硒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目前已经探索了多条合成路线和方法:
1985年,Edward S.Lewis等人(Methyl transfers.10.The Marcus equationapplication to soft nucleophiles.J.Am.Chem.Soc.1985,107,23,6668-6673)提出了软硬酸碱反应的概念,实现了预先制备的二甲基苯基硒醚化合物与4-氯苯基甲基硒醚合成苯甲醚,尽管该反应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然而从绿色化学的合成角度看,没有多大的合成价值,反应式如下:
1973年,TadaoYoshida等人(Selenium and tellurium derivatives of π-cyclopentadienylnickel tri-n-butylphosphine.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Chemistry,1973,51,231-235)报道了硒镍配合物与碘甲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然而该反应需要预先制备硒金属配合物,并且使用当量的镍金属,产生的副产物对环境影响非常大,并且使用剧毒的苯作为反应溶剂,反应式如下:
1992年,Alain Krief等人(Syntheses of Alkali Selenolates from DiorganicDiselenides and Alkali Metal Hydrides:Scope and Limitations.Synthesis 1992,933-935)报道了二芳基二硒醚与碘甲烷为底物,在氢化钠作为碱,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通过生成的芳基硒阴离子与碘甲烷反应得到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然而该反应存在使用预先制备的二芳基二硒醚为原料,使用剧毒的碘甲烷以及强碱性条件下,使得很多对碱敏感的官能团不能够兼容,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