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加工用自动安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468.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陶颖;汪羽;张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信易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6;B24B47/12;B24B47/22;B23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减震器 工用 自动 安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加工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底座和圆盘切刀,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支架,且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机,且第一液压机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架,且三角架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定有原料固定口,本发明通过传送机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进行工件运输的设备,活塞杆由于是金属属性,具有一定的热传导性,原料打磨口在打磨后,活塞杆表面会形成很高的温度,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灼烧伤害,传送机可将打磨切割后的活塞杆直接运输到指定位置,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加工用自动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瓶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在电瓶车使用中,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电瓶车骑行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减震器便成了其中的关键,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其产量和质量对电瓶车有着直接的影响,最早的液压减震器是用隔板将橡胶制成的节流通道分为两部分,通过油液与节流通道摩擦,以达到减震目的,为液压减震器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传统的液压减震器在加工时,通常是对液压杆进行表面摩擦作业,将其表面细化,进而实用,但由于加工时机器零部件的精细度不足,原料的粗糙程度、形状大小的差异性等,致使活塞杆原料在打磨时,成品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对电瓶车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加工用自动安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液压减震器在加工时,通常是对液压杆进行表面摩擦作业,将其表面细化,进而实用,但由于加工时机器零部件的精细度不足,原料的粗糙程度、形状大小的差异性等,致使活塞杆原料在打磨时,成品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对电瓶车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加工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底座和圆盘切刀,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支架,且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架,且三角架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定有原料固定口,所述主支架的中点左侧设置有侧面支架,且侧面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动力传输结构,所述主支架的中点右侧设置有正面支架,且正面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操作台,所述第一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原料固定盘,且原料固定盘的内部中点设置有原料打磨口,所述原料固定盘的右侧设置有切割结构,且切割结构的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圆盘切刀,所述正面支架的底部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底座的右侧顶部设置有固定侧板,且固定侧板的顶部连接有弹簧容池,所述弹簧容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且弹簧容池的底部连接有弹簧出口,所述固定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且传送机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器固定匣,所述底座的右侧设置有装容箱,所述动力传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容纳箱,且电机容纳箱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电机容纳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顶部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顶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的表面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切割结构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横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与移动条呈上下连接结构,且第一液压杆与移动条构成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伸缩长度不小于主支架的高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移动条和第一滑轨呈包容结构,且移动条嵌入于第一滑轨的内部,所述移动条和第一滑轨构成可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三角架与固定盘呈左右固定结构,且三角架呈等腰直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与转盘通过电机转轴呈上下连接结构,且电机转轴与转盘呈同角度旋转,所述转盘与传动带呈完全贴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信易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信易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车身尾门总成对中装具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