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下滑翔机推射式AUV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5602.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旭;潘光;宋保维;刘鑫;王鹏;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高凌君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下 滑翔机 推射式 auv 释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滑翔机推射式AUV释放装置,是基于翼身融合式水下滑翔机对中、小型回转体AUV的回收释放载体,其结构简单,不影响航行器的外形布局。可允许AUV在释放装置打开后,以任意俯仰角、偏航角多种姿态,通过释放装置辅助在不进行倒车的情况下,离开翼身融合式滑翔机;使AUV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大大减少了回收释放装置释放AUV的工作时间。当释放装置进行回收时,AUV通过感应器寻找回收释放装置的位置,通过操控调整姿态由导向罩进入释放装置,弹性定位环与AUV上的定位槽嵌合定位,弹性紧箍圈缩紧将AUV固定锁紧。同时回收释放工作对AUV操纵性要求大大降低,降低了AUV水下释放回收过程中的运动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下滑翔机的AUV释放装置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基座条件下的中、小型回转体AUV的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概念于2001年在联合国其官方文件中被首次提出。文件指出在人类未来发展50年之内,国际海洋形势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海洋将成为国际发展的主要竞争领域,这其中更是包括以高新技术为向导的新经济竞争。在这样一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能源、捍卫海上权益日益重视。因此,航行器作为海上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它的设计研发价值也随之逐渐攀升。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固定翼形、通过浮力驱动的水下无人运载器,具有低阻力,低噪声和长续航能力等特点。因此作为一种可长时间机动部署的水下运载平台或者监测平台,水下滑翔机已经越来越被海洋大国所重视。基于此,以翼身融合式水下滑翔机为水下回收平台设计AUV释放的装置,使其携带小型AUV进入复杂水域执行任务,比起单一的水下滑翔机与AUV探测,具有成本低、探测范围上升等优势。
目前,水下滑翔机对AUV释放技术依然还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翼身融合式水下滑翔机的AUV释放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水下释放AUV,更高效的完成海底地形地貌考察、水下资源勘探等各类水下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水下滑翔机推射式AUV释放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滑翔机、释放装置、AUV,滑翔机作为水下回收平台,滑翔机为翼身融合一体结构,释放装置设置在滑翔机后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包括导向罩、弹性定位环、弹性紧箍圈、中空导管、弹性缓冲垫、一级移动液压杆稳定机构、二级移动液压杆稳定机构、液压杆稳定机构、主液压缸、连接模块、一级液压伸缩杆、二级液压伸缩杆、三级液压伸缩杆,所述释放装置一端设置有连接模块,释放装置与滑翔机通过连接模块上的定位连接件进行固定和密封,并完成相关数据交换、能源供给及部分信息的处理工作;所述释放装置另一端固连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为拉瓦尔管状结构,导向罩用于待回收AUV回收前期进行导向,弹性定位环位于中空导管前端的导向罩后部,弹性定位环与AUV定位槽配合定位,弹性紧箍圈安装在中空导管中间部位,弹性紧箍圈用于对AUV进行定位、束缚和锁紧,中空导管的导轨限制AUV走向,弹性定位环通过收缩将进入释放装置的AUV锁紧;
所述主液压缸固连在中空导管内靠近连接模块一端,主液压缸与一级液压伸缩杆、二级液压伸缩杆、三级液压伸缩杆配合连接,当滑翔机释放AUV时,各级液压伸缩杆在一级移动液压杆稳定机构、二级移动液压杆稳定机构和固定液压杆稳定机构的辅助下伸长,弹性缓冲垫与一级移动液压杆稳定机构连接,弹性缓冲垫推动AUV出离释放装置;AUV在其重浮心出管后自动航行;
当释放装置进行回收时,在主液压柱缸的带动下,各液压伸缩杆、弹性缓冲垫收缩退回进入释放装置内部,进入等待回收状态,AUV通过感应器寻找释放装置的位置,通过操控调整姿态,通过导向罩进入释放装置,弹性定位环与AUV上的定位槽嵌合定位,弹性紧箍圈缩紧将AUV固定锁紧。
所述导向罩、弹性定位环、主液压缸中心与回收装置中心轴线相重合。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