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光量子防病毒细菌交叉感染智能净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774.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夫恩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1/89;B01D46/00;A61L9/20;B25J9/16;B25J11/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光量子 病毒 细菌 交叉感染 智能 净化 机器人 | ||
一种医用光量子防病毒细菌交叉感染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是它包括:一机器人底盘(6),该机器人底盘(6)作为移动平台,它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7)和驱动轮(8),其内部安装有电池(17)和编码电机(16);电池为编码电机供电,编码电机驱动驱动轮工作,驱动轮带动机器人底盘按设计的路径移动;一净化器本体(2);一初效HEPA(14),一光量子发生器(13),该光量子发生器(13)安装有初效HEPA(14)上部的出风口处,它能产生253.7波段的紫外线,一轴流风机(12),一微生物传感器(11),一控制板(1),该控制板(1)是整个净化机器人的电气控制运行中心和一传感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噪音低,自动化水平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杀技术,尤其是一种密闭环境空气消杀技术,具体地说昌一种医用光量子防病毒细菌交叉感染智能净化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用空气净化器是指可以在医疗系统使用的医疗防疫级空气净化器,医用空气净化器是利用空气过滤系统不断地将外部的空间的气体通过进风口与过滤网和空气净化过滤器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放回到空气中,以达到保证空间空气洁净的效果,洁净屏出风口的洁净度可达到100级。
现有的医用空气净化器在运行时,是依靠风机吸入空气的,为了便于净化器能够吸入室内各处的空气,通常风机需要通过电机带动旋翼高速旋转,加速空气流动速度,才可实现大范围的空气净化,但是这样一来,风机运行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不利于病人恢复健康,不仅如此,而且杀菌时间和杀菌效果没办法完全保证。同时按照目前市场上很多用高压静电杀菌消毒和等离子杀菌消毒的很多,往往容易出现电弧和臭氧较多,安全风险和臭氧危害比较严重,往往杀菌消毒随产品使用周期增长,效果下降明显,需要更换电极和定期更换收集板。但是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DNA及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从而达到消毒灭菌成效,因此,相比传统的喷洒消毒液或臭氧杀菌,紫外线照射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杀菌方式,灯管衰减周期长,使用寿命长(8000小时以上),但是现有的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方式单一,因此使用时不方便,在某些场景下不便于安装,不方便随时随地用于消毒杀菌。缺少智能化,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往往杀菌不均匀,有些时候单纯的在一个角落杀菌,容易出现局部杀菌彻底,有些地方基本没有杀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医用空气净化器工作噪音大,消杀效果差的,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医用光量子防病毒细菌交叉感染智能净化机器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光量子防病毒细菌交叉感染智能净化机器人,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机器人底盘6,该机器人底盘6作为移动平台,它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7和驱动轮8,其内部安装有电池17和编码电机16;电池为编码电机供电,编码电机驱动驱动轮工作,驱动轮带动机器人底盘按设计的路径移动;
一净化器本体2,该净化器本体2安装在机器人底盘6上,其下部设有进风口,
一初效HEPA14,该初效HEPA14安装在净化器本体2的下部,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
一光量子发生器13,该光量子发生器13安装在初效HEPA14上部的出风口处,它能产生253.7波段的紫外线,所述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细菌的细胞壁或者病毒的蛋白质分子链结构,同时分解后的分子链及核酸通过量子击穿空气中的氧气,形成游离状态的高氧化性的分子团,能将分解后的断蛋白分子链及击断后的核酸分子链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水和部分焦化后的粉末;
一轴流风机12,该轴流风机12安装在发量子发生器13的上部,用于产生负压,将环境空气吸入经过光量子发生器13消毒、杀菌后从净化器本体2的上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夫恩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夫恩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发热量等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管导热效能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