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吸式空心轴旋转菊花采摘机及其采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6540.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敏;曾天麒;闫辉;蒋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武政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吸式空 心轴 旋转 菊花 采摘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吸式空心轴旋转菊花采摘机及其采摘方法。该采摘机包括底盘、真空泵、采摘头,底盘上安装有密闭式储存箱,密闭式储存箱与真空泵相连通,采摘头包括空心轴、旋转采摘机构、驱动机构,空心轴的端部连接有输送管,空心轴通过输送管与密闭式储存箱连通,空心轴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窗口,旋转采摘机构包括旋转套筒和设置于旋转套筒上的采摘机构,旋转套筒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旋转地套设于空心轴外,旋转套筒上设置有第二窗口。本发明的内吸式空心轴旋转菊花采摘机及其采摘方法,能够适应菊花的生长特性,满足菊花的收获要求,集采摘和收集为一体,结构设计合理,收集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菊花采摘装置,采摘和收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采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菊花采摘的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菊花是一种大宗常用中药材,为菊科菊属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含有黄酮类、酚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和保健饮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用品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所以近年来作为茶药兼用的菊花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菊花株高60~180cm,花朵直径2~5cm,菊花的开花时间不一致,多分枝,顶层花与底层花的距离较大,给菊花的机械收获带来了困难。根据菊花后续加工和生产要求,采摘后的菊花花朵上不能带有过长花柄,所以目前基本为人工分批次采收。
菊花的花期较短,如不能及时对其采摘,菊花就会凋谢,失去其经济价值,特别当遇到雨水天气,采摘不及时菊花就会糜烂。但是菊花的采摘方式依然很简陋,大部分依然保持着手工或者简单的工具采摘,而菊花种植园面积大,导致了劳动力需求大。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在菊花采摘的旺季,一般只有老年人去采摘菊花,因此劳动力逐渐短缺,劳动强度也因此大大提高,导致人工成本提高,至少占收益的30%,利润空间也被大幅压缩。菊花的收获成为严重制约菊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模仿人工采摘菊花,有三种方法能实现大规模机械采摘,一种是旋转梳齿、一种是往复式梳齿、一种是链耙。往复式梳齿和链耙都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不适合大田大规模生产,唯有旋转梳齿的效率最高,但现有设计方案并不实用,大多将收集用的传送带或收集器置于旋转梳齿的下面,妨碍了旋转梳齿采摘菊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菊花采摘装置,能够适应菊花的生长特性,满足菊花的收获要求,集采摘和收集为一体,改变菊花仍为人工收获的现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菊花收获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内吸式空心轴旋转菊花采摘机,包括底盘、真空泵、采摘头,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密闭式储存箱,所述密闭式储存箱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采摘头包括空心轴、旋转采摘机构、驱动机构,所述空心轴的端部连接有输送管,空心轴通过所述输送管与密闭式储存箱连通,所述空心轴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旋转采摘机构包括旋转套筒和设置于旋转套筒上的采摘机构,所述旋转套筒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旋转地套设于空心轴外,所述旋转套筒上设置有第二窗口。
更进一步的,当空心轴上的第一窗口和旋转套筒上的第二窗口错位时,密闭式储存箱通过输送管与空心轴形成一个梯级负压区;当空心轴上的第一窗口和旋转套筒上的第二窗口重合时,菊花收集通道打通,菊花在自身重力和真空泵的共同作用下被吸进空心轴,经输送管收集至密闭式储存箱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闭式储存箱与真空泵相连的通道上设置有滤网。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口的径向跨度为120°,且第一窗口的一端与采摘侧的空心轴的中轴水平面呈15°夹角,所述第一窗口开口弧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窗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外转子电机驱动机构,或齿轮传动驱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