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动清理式纺织用烘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4143.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凯倩 |
主分类号: | F26B13/08 | 分类号: | F26B13/08;F26B13/28;F26B21/02;F26B25/00;F26B25/04;F26B25/12;F26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清理 纺织 烘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清理式纺织用烘箱,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在输入口和输出口内设有输送转向辊,在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箱,在箱体内顶部设有烤灯,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箱体内下部设有两个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的张紧转向辊,在箱体内上部设有一个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的固定辊,固定辊位于两个张紧转向辊之间,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两个风盒;在风盒进行气流转换时,驱动电机同步工作,带动风盒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对箱体内部气流进行搅动,使得箱体内各部分位置空气的温度值平均,保证充分烘干,并且能够保证在负压抽气的时候能够保证周围的潮湿气体能够通过风盒充分吸取,进一步提高烘干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具体是一种转动清理式纺织用烘箱。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中,纺织烘箱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箱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纺织物的质量,现有的烘箱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发热使得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的布料进行烘干。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896895B提出了一种纺织烘箱,通过内管和外管的配合设置,将箱体中的高温气体通过管路引入到内管,内管的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孔进入外管,外管的气体经过第二排气孔对纺织品进行预烘干,可充分利用热量,减少能耗,并通过辊轴避免褶皱的产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其和现有的大部分此类设备相同,均是采用定点的热风输出、吸入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定点位置的气流流转较快,导致箱体内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很不均匀,进而造成烘干效果不一致、烘干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清理式纺织用烘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清理式纺织用烘箱,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在输入口和输出口内设有输送转向辊,在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箱,在箱体内顶部设有烤灯,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箱体内下部设有两个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的张紧转向辊,在箱体内上部设有一个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的固定辊,固定辊位于两个张紧转向辊之间,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两个风盒,所述风盒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在箱体内壁上,风盒与安装座内部对接连通,在箱体外壁设有循环箱,循环箱两端通过连接管与安装座对接,所述风盒呈圆柱形,在风盒侧面设有多个气流口,所述风盒前端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从动轴杆,从动轴杆前端伸出箱体前侧面,在箱体前侧面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轴杆相连接,在循环箱内设有循环风机和清理管。
所述从动轴杆上设有带槽,传动带套装在带槽内;所述箱体前侧面设有电机座,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清理管上插装有抽屉板,抽屉板与清理管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箱体内设有击打器,击打器位于两个风盒之间,击打器具有驱动盘,驱动盘两端通过转动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动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击打杆包括套筒和锤头杆,所述套筒固定在驱动盘侧面并与驱动盘固定连接,套筒呈圆柱形,套筒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所述锤头杆插装在套筒内并与套筒滑动连接,锤头杆前端呈半球形,所述套筒内还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对接套筒内底部和锤头杆尾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内侧上方均设有风幕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烘干加工时,启动循环风机,两个风盒分别进行抽风和喷风,对烘干时箱体内聚集的潮湿气体进行循环,并通过清理管进行清理,从而减少热量的流失并保证烘干效果,在风盒进行气流转换时,驱动电机同步工作,带动风盒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对箱体内部气流进行搅动,使得箱体内各部分位置空气的温度值平均,保证充分烘干,并且能够保证在负压抽气的时候能够保证周围的潮湿气体能够通过风盒充分吸取,进一步提高烘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凯倩,未经李凯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