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细胞智能识别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58516.3 申请日: 2020-06-18
公开(公告)号: CN111767809A 公开(公告)日: 2020-10-13
发明(设计)人: 文于华;胡新华;王文进;田芃;刘靖;刘清;胡宏亮;谢雅芳;杨大洲;杨紫君;刘轶;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G06K9/00 分类号: G06K9/00;G06K9/46;G06N3/08;G06N20/00;G06T7/00;G06T7/187
代理公司: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3 代理人: 皮维华
地址: 414006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激光 聚焦 显微 技术 细胞 智能 识别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细胞智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细胞进行培养和荧光染色处理;(2)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细胞多荧光通道的层切图像;(3)对层切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化、去噪处理以及阈值分割,挑出细胞区域,同一个荧光通道的灰度数据存入一个三维矩阵;(4)采用区域随机生长模型,确定每个细胞区域并标号;(5)对标号的细胞按次序进行插值三维重建,并计算各细胞三维形态参数;(6)采用不同细胞重复(1)至(5)过程,再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细胞三维形态特征进行学习,最终实现多种细胞的识别。本发明提出的识别方法,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取的细胞三维形态特征,能快速有效的识别各种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细胞智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由美国科学家Marvin Minsky在1957年提出,美国的Meridian 公司在1987年以后实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microscope, LSCM)的商用化。它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无损断层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细胞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微粒的研究。

不同于传统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拍摄细胞图像时,可以获取景深极小的二维平面图像。在沿着与二维平面图像垂直方向连续移动样品时,可获得样品不同深度的光学切片,即层切图像。因此,可根据样品情况选择成像位置及拍摄步进间距,得到覆盖整个细胞的一系列二维层切图像,然后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细胞及其超微结构的三维信息,使得人们对亚细胞结构有更直观的认识。理论上,提取其三维形态参数,建立相应的特征库,可对不同细胞进行区分。

但是,目前大多数细胞识别的研究中,采用的是二维光学图像。例如:2003年,程勇等人先提取细胞的面积、中心矩、圆形度、细长度、核浆比等区域特征,然后采用单原型模式表征方法,利用集群分析技术中最小距离分类器,构造判别函数,并依此作为识别类型的依据,有效的识别了三类鳞细胞。参考文献:程勇, 傅德胜. 基于图像区域特征的细胞识别方法及实现[J]. 大气科学学报, 2003, 026(005):712-716.。2006年,何苗等人使用数码相机对光学显微镜下的官 颈细胞涂片进行拍摄,然后提取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15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及12个色度学特征参数,并对700个宫颈细胞进行了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识别,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参考文献:何苗, 蒋本铁,李建华等.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35(001):79-81.

当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三维重建时,获得的细胞以及超微结构分辨率较高。但是,采集的多细胞切片图像,一般需要进行人工选取细胞再进行三维重建。这一过程耗费研究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细胞图像的智能分割和标记十分重要,需要寻找理想的细胞标号和计数方法。此外,细胞三维重建后的形态参数特征,比光学显微镜下的二维形态特征,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记录更准确。因此,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不同种类或者状态的细胞进行识别时,提取三维形态参数预期可以实现更高的识别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智能识别方法,对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采集的多细胞图像进行智能分割,并实现不同种类或者状态的细胞的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细胞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细胞进行培养和荧光染色处理;

(2)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细胞多荧光通道的层切图像;

(3)对层切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化、去噪处理以及阈值分割,挑出细胞区域,同一个荧光通道的灰度数据存入一个三维矩阵;

(4)采用区域随机生长模型,确定每个细胞区域并标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未经湖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