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4300.X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庆;汪伟;郭玄;杨凤敏;马梦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54 | 分类号: | B60R19/54;B60S1/02;B60S1/54;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物 撞击 清除 雨水 引擎盖 装置 | ||
1.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擎盖(1)和设在其下方的导风装置(2),导风装置(2)包括顺次连通的前部进风口(3)、风道(4)和后部出风装置(5),前部进风口(3)沿汽车前进方向设在引擎盖(1)的前侧、后部出风装置(5)设在引擎盖(1)的后侧,后部出风装置(5)上包括数个横向等距离分布的上排出风口(51)和数个横向等距离分布的下排出风口(52);在后部出风装置(5)侧部设有出风口摆动驱动电机(53),后部出风装置(5)下部为适于滚动的圆弧状,在风道(4)顶部与后部出风装置(3)的上部连接位置设置一个可伸缩贯通道(54); 在下排出风口(52)处设有球阀控风装置(55),球阀控风装置(55)包括转向球阀(551)、阀杆(552)和蜗杆传动机构(553),转向球阀(551)的两端开有贯通的通孔且其分别连通风道(4)和下排出风口(52),阀杆(552)连接在转向球阀(551)上部,阀杆(552)与蜗杆传动机构(553)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传动机构(553)包括阀杆旋转驱动电机(5531)、蜗杆(5532)、轮齿(5533)和齿条(5534),齿条(5534)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横向设置,阀杆(552)端部的螺纹齿与齿条(5534)啮合,齿条(5534)与轮齿(5533)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贯通道(54)的上下侧均采用橡胶制作成可伸缩的风琴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出风口(51)和下排出风口(52)交错设置,上排出风口(51)的排风方向与汽车前部挡风玻璃(6)平面平行,下排出风口(52)的排风方向为倾斜朝向挡风玻璃(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道(4)被上下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风道(4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风道(42)这两个子风道,第一风道(41)连通位于上方的前部进风口(3)和上排出风口(51),第二风道(42)连通位于下方的前部进风口(3)、发动机舱进风口(7)和下排出风口(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风道(42)中设有一个可翻折的活动挡板(8),活动挡板(8)底部连接驱动装置控制其进行翻折,通过活动挡板(8)的上下翻转使得第二风道(42)选择性地连通位于下方的前部进风口(3)或发动机舱进风口(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或者是气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异物撞击并可清除雨水的引擎盖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排出风口(52)的出风口处加设一套电热片加热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3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资源分配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网络威胁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