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酶法测定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032.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年芬;赵畅;梁艳;龚婷;凡速朋;舒芹;张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527 | 分类号: | C12Q1/527;C12Q1/26;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测定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酶法检测试剂盒,它含有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缓冲液、反应加速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保护剂以及由葡萄糖、葡萄糖脱氢酶和氧化型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组成的循环再生系统,所述循环再生系统中各成分在试剂盒中的含量分别为:葡萄糖:1‑10g/L;葡萄糖脱氢酶:50‑1000U/L;氧化型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0.3‑0.6g/L。本发明通过对循环再生系统中各成分的比例和用量进行优化,进一步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保护剂以及检测体系的pH条件,从而更好地控制了循环系统的反应速率,使其在提高试剂盒稳定性的基础上,同时提高了低浓度二氧化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检测领域,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
背景技术
血液中的CO2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大约占95%,是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碱,也是判断酸碱代谢情况的常用指标之一,对酸碱平衡紊乱性疾病的进程和疗效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是不可缺少的急诊项目之一。
测定CO2的方法主要用酶法和电极法。电极法一般与电解质分析仪组合在一起,CO2电极膜需要定期更换,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酶法测定适合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酶法检测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是:磷酸烯醇丙酮酸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与HCO3-反应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与还原型辅酶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苹果酸,同时还原型辅酶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引起吸光度下降,在一定波长下检测吸光度下降程度从而计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例如CN1763536A即公开了一种根据以上原理检测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及诊断试剂盒。
但是试剂盒在开口存放时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造成底物浓度下降,试剂开瓶稳定性差,为此,CN103558370A和CN107966556A均报道了使用循环再生系统的二氧化碳酶法测定试剂盒,它的原理是:将氧化型辅酶和葡萄糖在葡萄糖脱氢酶的酶促作用下反应,氧化型辅酶被还原,使还原型辅酶得以循环再生,从而使试剂盒不会因为吸收外界二氧化碳而导致稳定性下降。目前该方法已经在试剂盒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也存在很大缺点,由于循环再生的反应速率不容易控制,会干扰二氧化碳检测的主反应,从而导致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碳检测时的准确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循环再生二氧化碳酶法测定试剂盒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碳检测的试剂盒,并通过对试剂盒成分种类和比例进行优化从而大幅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碳酶法检测试剂盒,它含有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缓冲液、反应加速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保护剂以及由葡萄糖、葡萄糖脱氢酶和氧化型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组成的循环再生系统,所述循环再生系统中各成分在试剂盒中的含量分别为:
葡萄糖:1-10g/L
葡萄糖脱氢酶:50-1000U/L
氧化型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0.3-0.6g/L。
优选地,所述循环再生系统中各成分在试剂盒中的含量分别为:
葡萄糖:5g/L
葡萄糖脱氢酶:100U/L
氧化型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0.4g/L。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为蓖麻油、花王709、花王A90、花王430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和花王A90,二者的重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