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576.4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任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瑞联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检测系统,包括多个能够移动的模块结构,各个模块结构之间可任意连接,且相邻的模块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或可折叠连接;各个模块结构上分别设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对机动车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大大缩减了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开办周期,降低开办和运营成本,缩小占地面积,并且大大提升开办场所选择的灵活度,催生大量便民检验检测点的产生,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检验和排放检验,该安全技术检验和排放检验由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国家现行对机动车检验检测周期的规定是:营运载客汽车:五年以内每年检验一次,超过五年的,每六个月年检一次;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十年以内每年检一次,超过十年的,每六个月检验一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六年以内每两年检验一次,超过六年的,每年检验一次,超过十五年的每六个月检验一次;摩托车:四年以内每两年检验一次,超过四年的,每年检验一次;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一次。
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关于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政策使得机动车的检验检测成为刚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检验检测政策和检验检测标准一直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但机动车检验检测需由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完成这一现状无法改变,虽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也一直呈增长状态,但受传统检验检测机构占地面积大、工位布局多、需求人员多、从建设到投入运营需要的周期长等特点导致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在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大型城市的检验检测机构因城市规划、成本等原因不断由市区迁往远郊区,使得老百姓需进行机动车检验检测时交通成本高、时间成本高,且因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少造成车辆扎推排队,客户体验差,检车难已成为当今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机动车检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机动车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机动车检测难、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检测系统,包括多个能够移动的模块结构,各个模块结构之间可任意连接,且相邻的模块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或可折叠连接;各个模块结构上分别设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对机动车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模块结构包括第一模块结构、第二模块结构、第三模块结构、第四模块结构、第五模块结构以及第六模块结构;第一模块结构和第二模块结构连接,第一模块结构包括进车坡道和平台;第二模块结构包括尾气检测装置安装架,尾气检测装置安装架上设有底盘测功机;第三模块结构与第二模块结构连接,第三模块结构包括平板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侧滑检验台;第四模块结构包括平板制动检验台和出车坡道,第四模块结构与第三模块结构连接,并使平板通过连接板与平板制动检验台连接;第五模块结构设置于第四模块结构上或与第四模块结构相连接,第五模块结构包括测灯光装置;第六模块结构与第四模块结构相连,第六模块结构包括上驻车坡道、底盘检查地沟以及下驻车坡道。
进一步地,模块结构包括第一模块结构、第二模块结构、第三模块结构、第四模块结构、第五模块结构以及第六模块结构;第一模块结构和第二模块结构连接,第一模块结构包括进车坡道和平台;第二模块结构包括尾气检测装置安装架,尾气检测装置安装架上设有底盘测功机;第三模块结构与第二模块结构连接,第三模块结构包括侧滑检验台以及轴重测试台;第四模块结构与第三模块结构连接,第四模块结构包括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设有自由滚筒平台,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背离轴重测试台一侧设有出车坡道;第五模块结构设置于第四模块结构上或与第四模块结构相连接,第五模块结构包括测灯光装置;第六模块结构与第四模块结构相连,第六模块结构包括上驻车坡道、底盘检查地沟以及下驻车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瑞联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瑞联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