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城市社区的对象管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601.X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5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曦;胡啸峰;姚志强;邱凌峰;林艳;郑志骏;张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Q5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城市 社区 对象 管理 方法 装置 可读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社区的对象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关联轨迹;对待匹配轨迹进行匹配,得到匹配轨迹;对所述匹配轨迹和所述关联轨迹进行融合,得到融合轨迹;基于所述融合轨迹确定不同管理对象间的关系。本发明通过多维的风险感知数据例如动态风险感知数据,静态风险感知数据进行关联,提供了融合轨迹的密度和精度。通过确定管理对象的同行人员,减少了应急管理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城市社区的对象管理方法、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人员流动性高、密度大,生活系统分布密集,应急管理工作难度大,面对各类社会安全风险时表现出高脆弱性,因此,针对社会安全的风险防范是社区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
现有的社会安全风险监测系统仍有以下不足:
受制于采集机制,单维的风险感知数据难以完整、清晰地刻画人的轨迹,如:摄像机在光照和角度不理想时难以抓拍到清晰的人脸;手机探针和车辆GPS信息难以关联人员信息。已有的社会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对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融合多基于信息系统中存储的关联信息(如:身份证与车牌号、身份证与手机号、身份证与房屋号),但上述关联信息难以及时同步中的外来人口流动、一人多手机、更换手机、更换住房、车辆非车主驾驶等情况,导致仅通过上述关联信息获取的融合轨迹的密度和精度不足;
特定人员以及与特定人员存在关联的人员极有可能诱发社会安全风险,而的应急管理力量出现在上述风险源附近时则会降低这种风险,已有的社会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大多仅关注特定人口库中已存在的人员,忽视了经常与特定人员同行的非特定人员和的应急管理角色对风险的增加和削弱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社区的对象管理方法、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社区的对象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关联轨迹;
对待匹配轨迹进行匹配,得到匹配轨迹;
对所述匹配轨迹和所述关联轨迹进行融合,得到融合轨迹;
基于所述融合轨迹确定不同管理对象间的关系。
可选地,获取所述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关联轨迹,包括关联已知关联关系的动态风险数据和静态风险数据,得到关联轨迹。
可选地,所述动态风险数据包括人脸抓拍数据、通信端感知数据、车辆卡口抓拍数据。
可选地,所述静态风险数据包括身份信息、通信端唯一标识符、车辆信息。
可选地,所述未知身份的轨迹包括多种类型的轨迹。
可选地,所述多种类型的轨迹包括未知身份的通信端轨迹、未知身份的车辆轨迹、人脸/ 人体轨迹。
可选地,对待匹配轨迹进行匹配,包括:
获取待匹配轨迹间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相似度对所述待匹配轨迹进行匹配。
可选地,当所述相似度超过相似度阈值,则认为匹配成功。
可选地,获取设定时间段内待匹配轨迹间的多个相似度;对多个所述相似度进行加和得到累积相似度;根据所述累积相似度对所述待匹配轨迹进行匹配。
可选地,基于词向量的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获取待匹配轨迹间的相似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词向量的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获取待匹配轨迹间的相似度,包括:
将待匹配轨迹转换成词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箱生产用高安全性纸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锁组件及安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