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9403.0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年;张宏;李科;蔡乐乐;武鹏飞;娄忠怀;陆智鹏;张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活塞 上止点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测的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以驱动发动机转动;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还包括活塞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待测气缸中活塞的位置,且活塞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还包括容积测量仪,用于测量发动机的第一气缸的燃烧室容积,以快速判断活塞上止点是否为压缩上止点;其中,待测气缸的曲拐位置和第一气缸的曲拐位置相同。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及方法,提高了测量的精度、测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测量的简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发动机的活塞上止点是诸多发动机品质管控要素的计算前提,例如发动机的压缩比、气门升程等,因而获取发动机的活塞上止点至关重要。其中,发动机的活塞上止点,即为发动机中的活塞在气缸内运行至最高处时的位置,活塞上止点包括压缩上止点和排气上止点。
目前,一般采用百分表来测量发动机的活塞上止点;具体地,在测量发动机的活塞上止点时,拆除发动机的缸盖罩、气门弹簧、摇臂等零件后,使气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于活塞的顶部,通过人工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以使杆身抵住气门顶部的百分表,当百分表指针从转动变为静止的瞬间,停止转动曲轴,从而确定此时的活塞便处于上止点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以百分表记录的最大读数作为判断活塞上止点的依据,然而,由于百分表本身不具有数据记录的功能,因此需在表盘指针从运动变化到静止的瞬间,读取表头显示的数值,作为百分表的最大读数,这容易受到测量人员的操作手法和操作经验的影响,因此导致测量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测的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所述发动机转动;
所述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还包括活塞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的待测气缸中活塞的位置,且所述活塞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还包括容积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发动机的第一气缸的燃烧室容积;其中,所述待测气缸的曲拐位置和所述第一气缸的曲拐位置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为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输入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操作指令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活塞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待测气缸时,所述活塞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待测气缸中的火花塞螺纹孔螺纹连接。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发动机活塞上止点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发动机转动至少一圈,并通过所述活塞位置传感器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待测气缸中活塞的位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