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2847.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极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G10K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集成电路 驱动 芯片 有源 蜂鸣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包括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阻、单组电磁线圈、线路板、支架、磁环、振动片、正极针脚、负极针脚、壳体、密封胶,其中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阻、正极针脚、负极针脚焊接在线路板上,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源连接电阻一端,电另阻一端连接正极针脚,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地线连接负极针脚,单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正极针脚,单组电磁线圈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输出端,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内部包含振荡电路、整流电路、驱动电路,电阻起到防反接的作用。本产品的技术方案具有防反接、启动电压低、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式有源蜂鸣器,大部分仍然使用三极管构成驱动电路的双组电磁线圈结构,存在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缺点;也有采用芯片作为驱动电路的单组电磁线圈结构,但存在如启动电压高、不防反接、成本高、可靠性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小体积,解决集成电路芯片作为有源蜂鸣器驱动电路时,启动电压高、不防反接等缺点。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包括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阻、单组电磁线圈、线路板、支架、磁环、振动片、正极针脚、负极针脚、壳体、密封胶,其中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阻、正极针脚、负极针脚焊接在线路板上,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源端连接电阻一端,电另阻一端连接正极针脚,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地线端连接负极针脚,单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正极针脚,单组电磁线圈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输出端,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内部包含振荡电路、整流电路、驱动电路。
蜂鸣器防反接是指,在蜂鸣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蜂鸣器正极针脚接直流负极,蜂鸣器负极针脚接直流正极时,蜂鸣器不会被损坏。当蜂鸣器反接时,即蜂鸣器正极针脚接直流负极,蜂鸣器负极针脚接直流正极时,电阻限制了流经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电流的大小,起到防止芯片和使用蜂鸣器的系统被损坏的作用。
当蜂鸣器正极针脚接直流正极,当蜂鸣器负极针脚接直流负极时,直流正极通过电阻给集成电路驱动芯片供电,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内部振荡电路工作,并输出一定频率信号经驱动电路由输出端OUT驱动单组电磁线圈,使得蜂鸣器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由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内部振荡电路的频率而定。
因为直流正极通过电阻给集成电路驱动芯片供电,所以集成电路驱动芯片内部电路启动电压比直流正极间接给集成电路驱动芯片供电时的启动电压低,例如比通过二极管给集成电路驱动芯片供电启动电压约低0.5伏,所以本发明具有低电压启动的优点。
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为使用硅材料的集成电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具有启动电压低、防反接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有源蜂鸣器,包括集成电路驱动芯片10、电阻11、单组电磁线圈5、线路板6、支架3、磁环4、振动片2、正极针脚8、负极针脚9、壳体1、密封胶7。
在实际安装中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集成电路驱动芯片10、电阻11、正极针脚8、负极针脚9焊接在线路板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极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极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极半岛优化地衣覆盖度指数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户外升降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