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9705.X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驰原;谢亚军;傅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贾会玲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景 三维 模型 单体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实景三维模型以及与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俯视图图像;在所述第一俯视图图像中识别出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位于所述第一俯视图图像中的、与所述待单体化对象不同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和所述实景三维模型,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以完成所述待单体化对象的单体化。由于第一俯视图图像可以表征更多的信息,因此,结合第一俯视图图像中识别出目标对象,实现待单体化对象的单体化,可以提高对待单体化对象的识别准确性,进而提高单体化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三维地理信息,具体地,涉及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地面多视角影像开展实景三维建模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兴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该建模方法具有建模速度快,所生成模型真实性强的特征,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倾斜摄影得到的三维模型通常是近似格网分割的“表皮”模型,多为连续的三角面构成的表面模型,不能够区分出建筑、小品、道路、植被等地物信息。因此,在进一步进行数据分类,开展属性挂接等应用时,需要对倾斜模型进行“对象化”(或称单体化)操作,从而在“表皮”模型中,识别出具体的建筑、小品、道路、植被等地物对象,进而开展相应的三维应用。
单体化建筑物指的是想要单独获取某一栋建筑物,且将其与其他建筑物分开,然后对单体建筑物进行语义的分析。对于人工建模而言,如3Dmax建的模型,单体化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情。即在人工建模的过程中,自然会把需要单独管理的对象制作为单独的模型,与其它对象分离开。但是倾斜摄影得到的数据是连在一起的,而将单个建筑物单独分离出来又是必须的,因此自动地将建筑物单体化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单体化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包括:
获取实景三维模型以及与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俯视图图像;
在所述第一俯视图图像中识别出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位于所述第一俯视图图像中的、与所述待单体化对象不同的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和所述实景三维模型,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以完成所述待单体化对象的单体化。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和所述实景三维模型,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包括:
删除所述实景三维模型中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数据,以得到不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目标实景三维模型;
在所述第一目标实景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和所述实景三维模型,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俯视图图像和所述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对齐操作;
将与所述目标对象对齐的所述实景三维模型中的数据,确定为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目标实景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待单体化对象,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实景三维模型中确定地平面;
在距离所述地平面预设距离处,以平行于所述地平面的方向切割所述第一目标实景三维模型,以得到不包括所述地平面的第二目标实景三维模型;
获取所述第二目标实景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二俯视图图像;
在所述第二俯视图图像中,确定每一待单体化对象的俯视图外轮廓,并将所述每一待单体化对象的俯视图外轮廓标注在所述第二俯视图图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9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